近日,IQTC牵头起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04.64-202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柠檬酸酯和癸二酸酯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测定》正式发布,标准已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上发布并可下载。详细内容请访问:https://sppt.cfsa.net.cn:8086/db
该标准由广州海关技术中心(IQTC)、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厦门海关技术中心和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共同起草。
背景介绍
6种化合物的理化性能
化合物 |
CAS号 |
分子式 |
分子量 |
柠檬酸三乙酯 |
77-93-0 |
C12H20O7 |
276.28 |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
77-90-7 |
C20H34O8 |
402.48 |
癸二酸二正丁酯 |
109-43-3 |
C18H34O4 |
314.46 |
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 |
122-62-3 |
C26H50O4 |
426.67 |
癸二酸二异辛酯 |
27214-90-0 |
C26H50O4 |
426.67 |
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酯 |
52829-07-9 |
C28H52N2O4 |
480.72 |
柠檬酸酯和癸二酸酯的用途
随着传统的邻苯二甲酸酯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受到越来越严格管控,以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和癸二酸二丁酯为代表的新型非邻苯类增塑剂正越来越广泛用于塑料、涂层、黏合剂等食品接触材料中。本标准所检测的6种化合物中有5种均属于新型非邻苯类增塑剂,它们是: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癸二酸二正丁酯、癸二酸二异辛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
另外一种物质——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酯——则属于一种受阻胺类型的光稳定剂(光稳定剂770),它通常被用于PE、PP、PS等聚合物中,通过捕获自由基、分解氢过氧化物及传递激发态能量等机制,抑制高聚物的光氧降解反应,达到延长材料的光老化时间并保持物理性能的目的,其光稳定效果是常规紫外吸收剂的2~4倍。
安全风险
目前,我国的GB 9685-2016中对本标准所检测的6种化合物给出了明确的限量要求:
欧盟的(EU) No.10/2011对上述物质也有类似的要求。
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分析步骤
本标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食品接触材料中6种柠檬酸酯和癸二酸酯的迁移量进行检测。测试步骤如下图所示:
检出限和定量限
本标准因所用食品模拟物的不同,对6种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1~0.2mg/kg,定量限为0.2~0.5mg/kg,均能较好配套产品标准中关于柠檬酸酯和癸二酸酯迁移量的限量要求。具体如下表所示:
参考色谱图
▲ 4%乙酸中6种目标分析物(0.20 mg/L)在GC-MS上的参考色谱图
1—柠檬酸三乙酯;2—癸二酸二正丁酯;3—乙酰柠檬酸三丁酯;4—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5—癸二酸二异辛酯;6—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