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输入的内容、审评要求与变更管理

嘉峪检测网        2023-12-14 19:53

大约在30年以前,设计开发工作也是不被重视的,大家都认为无所谓,甚至监管机构也不检查这一项。
后来,美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转折事件。
在1990年,美国监管机构(FDA)在分析医疗器械召回事件的报告中,统计发现约有44%是由产品设计错误导致的,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监管法规。
于是,美国的医疗器械监管法《安全医疗设备法案》中增加了生产前的设计开发控制。
经过30多年的更新完善,才有了今天的共识:
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必须严格受控。
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有:
1) 外部要求:首次注册前的体系核查、例行检查、飞检、药监局或第三方审核机构检查等等。
2) 内部要求: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好的设计,会给后期的生产带来很便利的操作空间,在一线做过的朋友,可能会深有感触。
设计开发时,如果对各项指标要求很严,势必会加大后期生产难度,次品率很高,而且成本很高。
但是,设计开发的工作过于复杂,而且每个公司、每个产品都有不同要求。
从共性出发,目前公认的,分为6大模: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转换、设计变更。
在一篇文章里,如果对6大模块全部进行说明,那么文章篇幅一定很长,不利于大家阅读。
所以,我们将拆开逐一进行经验分享。
 
今天重点分析设计输入模块。
设计输入作为设计开发的第一步,像一颗种子,在后续设计工作的培育下,慢慢地生根发芽、走向成熟。
设计输入资料做到完整和合法合规,必定会让我们设计人员少走弯路、少填坑,少些设计变更。让我们的项目进展更快更稳。
倘若,设计输入有所欠缺,那么注定会给项目设计埋下一个隐患。
我们结合《GB/T 42061-2022 / ISO 13485:2016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分享如下几点:
GB/T 42061-2022 7.3.3对设计和开输入提出了要求,但比较概括,执行起来还需要将其细化。
 
一、设计开发输入的内容
1. 法律法规内容
1.1 通用技术领域
就是每个产品都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大多属于“金字塔顶端”的,比如:
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739号
 
2) 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47号
 
3)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2017年第104号
 
4)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7号
 
5)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总局2014年第64号
 
6) 其他的法规,自己根据实际的项目填写。
 
1.2 专业技术领域
 
国家药监局、地方药监局以及器审中心等官方机构,会不定期地发布一些关于某一个产品的指导原则等,比如:
1) 体外膜氧合(ECMO)循环套包动物试验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2) 胰岛素泵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这一条容易被大家忽视,建议结合自己的产品,经常性在相关网站上检索评估,如果与项目产品相关的,建议也要作为设计输入的一部分。
2. 技术标准内容
2.1 通用技术领域
1)GB/T 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2)GB/T 42062-2022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3)GB/T 16886 系列标准
2.2 专业技术领域
本项目的产品标准,如果没有的话,建议大家选择相关或类似的标准。
如:YY 1116-2020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2.3 ISO标准
如果产品是出口的,还应充分考虑到国家标准。
如果无现行的标准,大家可以借鉴性参考相似产品的标准。
这个和具体的项目有关系,如果有直接对应的标准,则直接列上即可。
医疗器械的标准很多很多,之前一篇经验分享《医疗器械标准如何下载?》提供了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3. 公司内部程序文件
切记,设计开发是在受控下进行的,一定得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比如:
1) 质量手册(文件号xxxxx,版本号xx)
2)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文件号xxxxx,版本号xx)
3) 文件控制程序(文件号xxxxx,版本号xx)
4)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文件号xxxxx,版本号xx)
5) 记录控制程序(文件号xxxxx,版本号xx)
6) 其他的质量体系管理文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填写。
4. 相似产品或同类产品的信息
项目的市场调研过程中,也会分析相似产品的,其分析结果也可以作为设计输入的内容。
5. 产品的基本功能
这个是设计之初首先要确定的输入。
产品的用途是什么?
立项时,必须初步确定产品的预期用途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求、临床医生的需求等等,作为项目输入的重要一部分。
可以结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内外竞品等情况具体填写。
后面的设计,主要围绕这个展开。
6. 产品的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能
可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无菌性、运输贮存、使用期限等。
也可以包括产品对的基本情况,比如:管理类别、结构组成、使用环境、一次性使用或重复使用等。
这一部分,可初步简明扼要地列出来。
在下一步的设计开发过程汇总,会具体写出技术要求、产品说明书等。
7. 设计输入前期的一些工作
1) 项目的市场调研报告
2)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3) 项目策划书
4) 项目前期概念性的资料,比如草图等等。
 
二、设计输入的评审要求
设计开发输入难免会考虑不全面,会有遗漏的情况。
所以,这一阶段需要充分利用设计开发评审,发挥大家的智慧,共同查漏补缺。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聘请外部的专家,比如行业专家、临床医生、法规专家等进行评审。
切记,评审需要有记录。
没有记录的评审,等于没评审!
输入评审通过后,也意味着设计控制活动正式开始。
 
三、设计输入的动态管理(设计变更)
设计开发输入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逐步优化,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也会更新,持续关注法规、标准的要求、分析变化对输入的影响,及时更新。
文末,提供了一个模版,供大家参考。
分享到:

来源:医研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