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2025中国药典方法学验证典型问题答疑

嘉峪检测网        2025-09-08 19:26

引言:

自发布《2025药典方法学验证:准确度和精密度如何报告》一文后,笔者陆续收到了许多同行的提问,因此,本文将典型问题做了汇总解答。另外,有一些读者提出需要“准确度和精密度的excel计算模版”,故特在此文末附上领取方式。

 

【问】如果计算出来的置信区间超过可接受标准,是不是验证就没通过?

 

【答】此问题需结合以下两个层面考虑:

➢法规层面:2025药典指明“除另有合理的证明,所提供的置信区间应与对应的准确度可接受标准相匹配;除另有合理的证明,置信区间应与对应的精密度可接受标准相匹配”,因此,仅从法规层面理解的话,当置信区间超过可接受标准,且无合理证明时,验证视为未通过。

➢统计学层面:统计推断需要足够的样本量支持,以过少的样本量获得的推断结果容易受极值的影响,结果可靠度很低,难以正确反映分析方法的性能特征。①当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单独评价时,通常n=1×6或3×3,每个浓度水平下对应的样本量极少,不足以支持各浓度水平下置信区间的可靠性,因此,不建议采用置信区间法评价结果;②当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联合评价时,评价方法包括置信区间法、预测区间法或容忍区间法,这三种统计方法在样本量≥50的情况下,区间范围基本一致,且结果可靠,但考虑方法验证的成本问题,实际验证时样本量基本<20,由于容忍区间受样本量影响较大,过小的样本量将导致容忍区间过宽,从而失去实际决策意义,该统计方法几乎不在考虑范围内,当样本量≥10时,置信区间法或预测区间法基本可靠,可用于评价结果,当计算出的区间超过可接受标准时,验证视为未通过。

 

【问】如果单个值超出可接受标准,但计算出来的区间在可接受标准范围内,验证是通过还是不通过?

 

【答】①当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单独评价时,鉴于每个浓度水平下对应的样本量不足以支持各浓度水平下置信区间的可靠性,因此,不建议采用置信区间法评价结果,仍需保证每个浓度水平下单个值符合可接受标准,否则视为验证不通过;②当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联合评价时,通常样本量≥10,置信区间法或预测区间法基本可靠,可用于评价结果,当计算出的区间符合可接受标准时,无论单个值是否在可接受标准范围内,都视为验证通过。

 

【问】按照现在的要求,该如何描述准确度和精密度的验证结论呢?

 

【答】①当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单独评价时,鉴于每个浓度水平下对应的样本量不足以支持各浓度水平下置信区间的可靠性,因此,不建议采用置信区间法评价结果,结论可在2020药典要求的基础上,仅增加置信区间的描述,示例:XX浓度-XX浓度水平下,本方法的回收率为XXX-XXX,均在可接受标准YYY-YYY间,本方法的准确度良好,其95%置信区间为XXX-XXX。②当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联合评价时,通常样本量≥10,置信区间法或预测区间法基本可靠,可用于评价结果,示例:采用联合评价-置信区间/预测区间法测定含量为XXX的样品,其95%置信区间/预测区间范围为XXX-XXX,在可接受标准YYY-YYY间,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问】假设计算出来的95%置信区间/预测区间超过可接受标准,是否就说明分析方法一定有问题呢?

 

【答】分析方法验证的最终标准是分析方法是否满足质量控制目的。当95%置信区间/预测区间超过限度时,只是说明,在95%置信水平下不满足质量控制目的,如果企业经过评估,略降低方法的置信水平,不会显著增加质量控制的风险(如:OOS的发生率),那么,当90%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预测区间可以满足标准时,也可视为通过验证。

 

【问】根据2025药典,采用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单独评价法时,如各浓度水平是相近的,可合并评价,假设合并评价,则样本量为3+3+3=9,此时是不是可以采用置信区间法用于评价验证结果?

 

【答】如各浓度水平是相近的,可合并评价,样本量9基本满足统计要求,可以采用置信区间法评价验证结果。【扩展:药典未明确定义何谓“各浓度水平相近”,从统计学的角度,应采用方差模型进行评价,而非主观判定“各浓度水平相近”,鉴于药典用词为“可合并评价”而非“必须合并评价”,且9101属于指导原则而非通用技术要求,在不增加企业统计学负担的情况下,建议可不合并评价】

 

分享到:

来源:制药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