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移液器内部灭菌的正确步骤

嘉峪检测网        2025-09-06 18:27

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移液器是我们最亲密、最常用的“伙伴”之一。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移液器的精确性和洁净度。然而,许多实验人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认为移液器的清洁就是简单地用酒精擦拭一下外部表面。

事实上,只清洁表面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危险的。 真正的污染源和交叉污染风险,往往隐藏在移液器的内部。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讲透移液器清洁与内部灭菌的正确方法。

 

为什么“只擦表面”是重大误区

移液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来吸液和放液。在这个过程中,气溶胶、液体微滴甚至倒吸的液体,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移液器内部通道和活塞表面。

看不见的污染:即使外部擦拭得光亮如新,内部通道可能已经积累了样品残留、微生物或核酸酶。这些污染物会成为下一次移液的污染源,导致: 样本间交叉污染: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尤其是对PCR、qPCR等超敏感实验可能是毁灭性的。 

微生物污染:在细胞培养、微生物实验中引入杂菌,导致实验失败。

 腐蚀活塞和密封圈:高盐、酸性或有机溶剂残留会加速内部元件的腐蚀和老化,影响移液精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定期对移液器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洁和灭菌,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移液器内部灭菌的正确步骤

在进行任何操作前,请务必阅读您所用移液器的厂家说明书,因为不同品牌、型号的移液器其耐受性和拆卸方式可能不同。

第一步:准备工作与外部清洁

1、设置工作区:在洁净的台面上进行操作,准备好手套。

2、卸下吸头推出器(如可拆卸):许多移液器的下半部分套筒可以旋开。

3、外部清洁:用无绒布蘸取适量清水、肥皂水或70%乙醇,仔细擦拭移液器外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避免让液体渗入内部。

第二步:拆卸移液器这是接触内部、进行深度清洁的关键一步。

1、解锁拆卸:参照说明书,通常通过旋转或按压特定卡扣,将移液器下半部(吸头承接器部分)与上半部(机身)分离。

2、取出内部组件:小心地取出活塞、密封圈(O-ring)等核心部件。有些移液器是一体式活塞杆,有些则是分体式。务必轻柔操作,避免划伤精密活塞表面。

第三步:清洁与浸泡

1、清洗:用温和的肥皂水或去离子水冲洗拆卸下来的所有部件(下半部套筒、活塞、密封圈等)。对于顽固污渍,可用软毛刷轻轻刷洗。

2、浸泡灭菌(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方法):

化学浸泡灭菌(适用所有移液器部件):

常用消毒剂:75%乙醇、异丙醇、稀漂白液(次氯酸钠,需注意浓度,通常1:10稀释,浸泡后需彻底冲洗以免腐蚀)、专业多酶清洗液。

操作:将拆卸下的所有非金属部件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以上(具体时间参考消毒剂说明和移液器说明书)。注意:确保所使用的消毒剂与移液器材料相容,避免腐蚀塑料部件。

高温高压灭菌(仅适用于有“autoclavable”标识的移液器):

准备工作:将移液器拆卸。通常机身(上半部分)不能高温灭菌。只有下半部套筒、活塞杆等部件可以灭菌。务必确认所有要灭菌的部件都耐高温。

包装:将所有可灭菌部件用牛皮纸、灭菌袋或铝箔纸包好,并标注日期。

灭菌参数:通常采用121°C,1 bar (100 kPa),灭菌20-30分钟。请严格遵守移液器说明书推荐的灭菌时间和温度。切勿过热,否则会损坏部件。

冷却与干燥:灭菌完成后,在无菌环境下取出部件,并务必让其充分冷却和干燥后再进行组装。热部件立即组装会产生水汽,影响密封性和精度。

第四步:重新组装与校准

1、彻底干燥:将所有清洗和灭菌后的部件放在无绒布上完全晾干。确保没有任何液体残留,特别是密封圈区域。

2、涂抹润滑油:根据说明书建议,在活塞上涂抹少量专用的移液器硅脂润滑油。这能保证活塞运动顺滑,保持密封性和延长寿命。切忌使用过多。

3、小心组装:按照反向顺序重新组装所有部件。确保各部位安装到位,卡扣锁紧。

4、性能检查(校准):经过拆卸和灭菌后,强烈建议对移液器进行精度和准确度的检查( gravimetric 称重法校准)。这是确保其恢复最佳工作状态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不同场景下的维护频率建议

日常:每次使用后,用70%乙醇擦拭表面。

常规: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内部清洁(视使用频率而定)。

强制性:

在转换不同样品,特别是涉及DNA、RNA、放射性或腐蚀性样品时。

在进行细胞培养、微生物实验前。

当移液器被液体完全污染或倒吸时(需立即处理!)。

根据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如GLP/GMP)规定的周期。

 

总结与警示

忌:将整支未拆卸的移液器直接浸泡入消毒液中或进行高温灭菌。

忌:使用腐蚀性强的溶剂(如丙酮、强酸强碱)清洗部件。

忌:在部件未完全干燥时强行组装。

忌:忽略润滑和校准步骤。

移液器是科学家手的延伸,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实验数据的“生命”。摒弃“只擦表面”的侥幸心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移液器清洁与灭菌流程,是对您实验成果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保障。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