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医药工程C&Q项目物料和仪器管理

嘉峪检测网        2021-11-29 21:24

C&Q(调试与确认)阶段的可交付成果决定医药工程项目整体能否按照项目的质量方针和进度计划顺利交付和投运,在C&Q阶段的物料和仪器管理从活动的本质上决定了C&Q阶段活动交付成果及其质量的可靠性。在分析医药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C&Q阶段的物料和仪器的管理策略,阐述和明确物料和仪器管理的流程及要求,保证物料和仪器从介入项目到退出项目活动得到规范化的管控,满足医药工程项目建设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保障项目进度计划的实现。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医药工程项目C&Q[1](调试与确认)活动的管理和执行采用外包的模式,在涉及众多干系人[2]和交界面的项目外包过程中,C&Q项目管理过程就会涉及 C&Q的范围、进度、质量、人资、物料、程序、风险 [3-4]、文件、现场和EHS等的管理 ;同时众多新建的医药企业因项目预算和人员计划,就需要在C&Q阶段借助外部资源(物料和仪器)满足C&Q活动执行的先决条件,为了保障如期满足先决条件和交付满足项目质量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产出,减少物料和测试仪器导致项目进度延期或者质量下降等风险,就需对C&Q活动实施所需的物料和仪器的范围、进度、质量、人员、物料、程序、风险、文件、现场和EHS进行全过程的管控。

 

不同的医药工程C&Q项目的实施,因为其活动对象的不同,会用到种类繁多的物料和测试仪器设备,考虑到项目成本、进度和质量的要求,为了做好对这些物料和仪器的管理就需要对物料和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物料和仪器设备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C&Q 物料和仪器分类

 

一般医药工程项目的C&Q活动包含:净化厂房与设施 [4]、洁净管道与系统、生产工艺设备与设施、质控实验室仪器与设备, 在这些对象的C&Q活动开始前, 根据各个对象C&Q活动所需的物料和仪器对C&Q项目的进度和可交付成果质量的影响程度, 可以将C&Q中的物料与仪器分为以下两类。

 

01、直接影响 C&Q 活动质量和进度的物料和仪器

 

1. 物料

 

●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PQ阶段取样用的容器 ;

● 洁净环境质量检测用的TSA培养基和培养皿;

● 脉动真空灭菌柜OQ阶段使用的BD包;

● PQ阶段使用的生物指示剂BI;

● 细菌内毒素指示剂;

● VHP效果测试用的化学指示剂;

● 冻干模拟用的乳糖;

● 进行无菌工艺验证用的TSB培养基和无菌蔗糖溶液SGS;

● 培养基模拟灌装取样用的无菌PP袋等。

 

2. 仪器

 

● 用于温度分布测试的低温无线温度探头和温

度验证仪 ;

● 测试悬浮粒子的粒子计数器 ;

● 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 ;

● 浮游菌采样器等。

 

02、间接影响 C&Q 活动质量和进度的物料和仪器

 

1. 物料

 

● 湿热灭菌用的指示胶带 ;

● 带穿线孔的垫圈或者硅胶垫 ;

 

● 装载温度分布测试用的呼吸袋和装载物品 ;

● 清洗效果验证用的取样拭子 ;

● 数据记录仪或微型打印机用的打印纸等。

 

2. 仪器

 

● 洁净环境气流流型检测用的水雾发生器 ;

● 测试洁净室自净时间用的发尘设施 ;

● HEPA 检漏用的光度计和发烟器 ;

● 隔离器手套完整性测试仪等。

 

C&Q 物料和仪器管理流程

 

在对C&Q活动中的物料与仪器进行详细分类后,C&Q专业工程师根据已经批准的用户需求结合系统和设备设施的C&Q具体测试项目需求分析物料和仪器的种类、数量和技术规格;根据批准的C&Q项目详细进度计划编制不同物料和仪器进场的时间计划,制定每个物料和仪器的最晚到货日期,每周进行进度更新,与供应商、系统(设备)实施C&Q执行团队、业主进行沟通确保从C&Q所需的物料和仪器如期保质保量到达项目现场。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C&Q项目物料和仪器的管理。

 

医药工程C&Q项目物料和仪器管理

 

C&Q 物料和仪器管理策略

 

根据分类在完善的C&Q项目管理体系规范下,根据项目管理的质量方针和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管理策略,按照项目的阶段建议采取以下管理策略。

 

01、项目执行前的物料和仪器的采购

 

物料和仪器的采购首先要获得C&Q活动交付成果的质量和进度需求,根据甲方的项目质量管理需求对直接影响C&Q项目可交付成果质量的物料的供应商进行审计或者要求供应商提供物料的质量标准、检验SOP、检测报告COA、或者第三方检测报告等。

 

例如:对于洁净环境质量检测用的TSA培养基需要生产商提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登记表、NQA颁发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明、出厂检测报告、第三方出具的促生长实验检测报告。对于湿热灭菌生物挑战性实验用的生物指示剂需要生产企业提供生物指示剂的 Datasheet、具有CMA资质或者CNAS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以证明生物指示剂的芽孢数量级、D值和Z值。

 

对直接影响C&Q项目可交付成果质量的仪器设备要在采购前根据测量对象的量程范围和精度要求进行调研,选择满足C&Q测试活动要求的仪器设备,尤其要加强对未带数据结果输出功能的仪器设备进行评估,以确保这些仪器设备的采集结果真实可靠。审核这些仪器设备的校验或检定报告,以保证在仪器设备的使用前都得到了具备计量或校准资质的法定机构的校准/检定。

 

例如:用于温度分布测试用的GE Kaye Validator 2010成套设备,在采购或者设备租赁阶段需要设备提供商提供Kaye Validator2010主机、SIM盒、标准温度探头RTD和干阱整套设备的检定报告,以确保在验证测试过程中不产生由仪器设备自身引起的测试结果不符合可接受标准的偏差。

 

C&Q活动中使用的物料和仪器设备会在测试的不同阶段送达现场,因此在C&Q项目管理活动中,要不间断跟踪物料的采购状态和仪器设备的调配状态;关注国外物料或仪器设备采购的报关和清关过程、空运/水运/陆运的承运方式以保证物料和仪器设备安全准时到达测试现场。 

 

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记录和数据保存时限的要求,例如:对于没有数据存储功能但具备及时打印输出的C&Q测试仪器,在采购微型打印机的打印纸时,需满足原始纸质数据可长期保存的要求,采购非热敏打印纸。

 

02、项目执行前的物料和仪器的运输

 

C&Q活动中物料和仪器在到达测试现场之前的运输过程管理结果影响着C&Q执行先决条件能不能被充分满足。

 

例如:湿热灭菌生物挑战性实验过程中的液体程序用生物指示剂需要在2~8℃环境下运输和贮存,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就要与承运方签订冷链运输质量保证协议,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要求得到保证;对于GE Kaye Validator 2010成套设备、尘埃粒子计数器、HEPA检漏用的光度计等精密仪器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摔、防压、防震和防雨淋,以免仪器设备到达测试现场后发现存在损伤,产生不能使用而延误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的风险。

 

对于现场不具备检测条件或QC实验室的项目,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的PQ阶段采取委外检测时, 所采集的水样需在不影响水质的温度条件下运输,例如采用冷藏设备设施,在运输途中进行实时的温度监控记录,以保证整个运输途中的温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对于精密仪器设备在不同的项目现场之间调配时,仪器设备最好有测试人员跟随,防止物流或快递运输过程中的转运造成仪器内部电气元件的连接松动或脱落,从而影响仪器的使用。

 

03、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物料管理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

 

C&Q活动中物料和仪器在到达测试现场后需要首先进行开箱查验,以确保物料和仪器的品牌、 数量、规格和配套的部件完好。物料要有专人接受和管理,对于物料的使用要进行台帐记录管理;例如:对于湿热灭菌生物挑战性实验过程中的液体程序用生物指示剂在到达现场后要保存在2~8℃环境中,保存的冰箱要有专人看管。

 

04、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物料管理和仪器设备的管理

 

涉及需要校准/检定的仪器对于仪器设备要建立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SOP,操作仪器设备的人员要经过培训,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填写使用操作记录。对于精密仪器要设立专人负责制,防止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仪器使用过程在不同的测试地点之间搬运时,需要检查搬运前后仪器设备及其配套部件的完整性,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发生丢失,影响后续的测试操作;对于有防震要求的仪器在搬运途中要防止磕碰、跌落、抛摔等。

 

05、项目执行完毕后的物料和仪器设备管理 

 

项目执行完毕后相关的物料要按照项目的EHS要求进行处理。例如:湿热灭菌生物挑战性实验使用完毕的生物指示剂要按照EHS中对于环境有污染的物品处置办法集中处理。设备设施在使用后要进行清洁、检修和保养。

 

例如:对于HEPA检漏所使用的ATI-2i或ATI-2H光度计,因为其长时间使用造成仪器内部累积PAO油,导致仪器频繁地不能满足清零初始状态,如果继续使用就会造成检测频繁中断,进而影响项目进度。

 

对于通过PC进行操控的测试仪器设备,对其 PC要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软件升级,禁止PC在仪器未工作状态下用作办公和娱乐游戏,从而预防因为外源病毒或木马的介入引起系统的瘫痪或故障。对于PC中的检测数据定期进行备份, 以防止PC的硬盘故障而导致数据丢失。

 

结论

 

作为药品的生命周期中需要满足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5]的要素:人、机、料、法、环和测,同样在医药工程建设项目投用前的C&Q过程也需要符合GEP《制药工程管理规范》[6]的要求。良好的和规范的C&Q项目物料和仪器管理是实现医药工程项目目标和可交付成果的保障和基础,从C&Q项目过程所需物料和仪器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物料和仪器供应商审计、采购、运输、使用和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管控,才能保证C&Q项目进度的达成,规避项目进度延期角度的风险,才能输出符合药企质量体系要求的C&Q项目可交付成果,才能符合药企内外的合规性要求。

 

参考文献

 

[1] ISPE Baselin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Guide volume5-Commissioning and Qualification 2001.

[2] PMI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Guide)– Fifth Edition 2013.

[3] ISPE Good Practices Guides :Project Management for thePharmaceutical Industry 2011.

[4] ISPE Guide Science and Risk-Based Approach for the Delivery ofFacilities System and Equipment 2013.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S].

[6] ISPE Good Practices Guides :Good Engineering Practices 2008.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