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25-09-27 16:33
一次审核被开了一个NC,内容是啥呢, 包装上的图示标志不满足GB/T 191-2008的要求。 很奇怪,我们一致在标准这一块的跟踪和解读还是很严格的, 怎么可能会不满足呢。 后来跟审核老师沟通后才发现是GB/T 191-2008表1 中对于每个符号都有一列说明及示例,规定了位置示例,但是我们没有满足每个面左上的原则。当时特意研究看GB/T 191对应的ISO 780最新的2015版本还真没有这么强制,但是没办法GB/T 191-2008对应的还是1997年版本的ISO 780,只能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GB/T 191最近终于升版了。
修改采用了ISO 780:2015,并且2026年3月1日就开始实施。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的版本,但是就征求意见稿来看,如果大家简单认为自己的产品符合ISO 780:2015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话,那可能你就会有麻烦了。
来看这次的变化:1. 首先看跟GB/T 191-2008的变化: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变更如下: —— 增加了标志的分类内容(见第4章):标志根据包装规格、用途分为4大类: 大型包装件常用标志(见表1)、中小型包装件常用标志(见表2、3、4)、储运包装件常用标志(见表5)、储存包装件常用标志(见表6)。其中根据搬运方式分为通用标志(见表2)、人工搬运标志(见表3)、机械搬运标志(见表4)。
—— 更改了图形符号和标志(见第5章序号4、5、6、7、9、15、16、17,2008版见第2章序号2、 8、9、10、12、13、14、15);
简单总结就是将不规则的叉画规整了, 另外将堆码质量极限放大了。 —— 增加了标志使用说明及安全注意事项(见第5章); 以易碎物品为例,新标准在说明及示例中增加了说明的要求
recall一下开篇的那个NC,如果按照新标准还是NC 吗?—— 增加了手绘标志的要求(见第7章);禁止标志4、5、6、7、9、15、16和17可通过手绘方式添加到包装件上。例如:因难以承受正常的运输环境,在包装件到达目的地前,标志可能会出现磨损消失。此情况下,接受在包装件上手绘图示标志。 标志15、16中的质量极限和层数极限的数值可以手动更改,相关要求见表1。 —— 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2. 再来看跟ISO 780:2015的差异:除了结构上的调整,重点关注技术上变化:—— 删除了ISO 780:2015第3章3.1的内容,第6章有相应表述;主要目的就是图形符号和标志要能清晰可见,基本满足尺寸和颜色(通常黑色)要求就好了。
—— 增加了50 mm规格的标志尺寸,为适应我国使用要求; For normal purposes the overall height of the graphical symbols shall be 100mm, 150mm or 200mm.—— 增加了“印制标志时,外框线及标志名称都要印上,出口货物可省略中文标志名称和外框线; 喷涂时,外框线及标志名称可以省略”,为适应我国使用要求; 还是recall 一下开篇那个
别问为啥要加中文,不想被开NC,follow 要求就好。好在现在不要求出口产品也需要了。—— 增加了每个标志的完整图形,为适应我国使用要求;同上。所以最后提醒一下,虽然是推荐标准,但是这类标识标志的不符合太一目了然了, 想避免麻烦就提前行动起来, 等正式发布版本有了之后,就可以开干了, 毕竟给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MD S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