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5-09-23 10:32
超声探头是超声诊断仪的核心部件,其功能类似于B超设备的"眼睛",通过发射超声波束并接收组织反射的回波信号,实现对人体组织的探查。作为连接人体与诊断设备的关键中介,探头在超声成像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超声探头的工作原理
超声探头的核心功能是实现电信号与超声波信号的双向转换。其工作原理基于压电效应:当主机输送电信号时,探头内的压电晶片产生机械振动,发射超声波;当接收组织反射的超声波时,晶片又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回主机处理成像。这一过程类似于自然界中蝙蝠或鲸鱼利用声波回声定位的机制,通过电-声-电的转换循环,最终在显示器上呈现出人体组织的超声图像。
超声探头的组成
探头的组成主要由晶片、声透镜、匹配层、吸声块、支撑架、声头外壳。
那么探头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超声探头的核心组件是压电晶片,压电晶片可分为天然和人造两种。石英晶体是一种天然压电料,但价格昂贵,性能指标一致性不好。目前使用压电材料基本上都是人造压电晶体,采用具有压电特性的单晶或多晶材料制成。压电晶片发挥着能量转换器的作用,能够实现电能与声能的双向转换——既可以将主机发出的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发射到人体组织,又能将反射回来的超声回波重新转换为电信号传回主机处理成像。探头通过专用连接器与超声主机对接,常见的接口规格包括24针、96针、156针和260针等多种型号,这些精密插针确保探头与主机之间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超声探头的分类
按扫描方式分类
1. 机械式探头
原理:通过机械运动(如旋转或摆动)使单个或多个换能器晶片移动,实现声束扫描。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机械磨损问题;扫描速度较慢,适用于早期B超设备。
应用:早期超声诊断仪,如机械扇形扫描探头。
2. 电子式探头
原理:采用电子控制多个阵元(晶片)的发射和接收顺序,实现声束的电子偏转与动态聚焦。
特点:无机械运动,扫描速度快,成像稳定;可支持多种成像模式(B超、M超、多普勒等)。
应用:现代超声设备的主流探头类型,如相控阵探头、线阵探头等。
3.按阵元排列方式分类
先解释下阵元是什么?
阵元就是上述探头组成中的独立压电晶体单元,虽然探头外观是一个整体,但内部实际上是由数十至数百个微型阵元排列组成的阵列。每个阵元需要独立的发射/接收电路进行控制,这些电路即构成系统的物理通道。例如:128阵元探头通常对应128个发射通道和128个接收通道。
(图:一个最简单的超声系统,4发射通道,4接收通道)
1. 线阵探头(Linear Array)
结构:阵元呈直线排列,声束平行发射,形成矩形扫描区域。
特点:高频(518MHz),分辨率高,但穿透深度较浅;适用于浅表器官检查。
应用:甲状腺、乳腺、肌肉骨骼、血管超声等。
2. 凸阵探头(Convex Array / Curved Array)
结构:阵元呈弧形排列,声束呈扇形扫描,视野较宽。
特点:中低频(28MHz),穿透力强,适合深部器官成像;图像边缘可能存在一定畸变。
应用:腹部(肝、胆、胰、肾)、妇产科(经腹超声)、泌尿系统检查。
3. 相控阵探头(Phased Array)
结构:小尺寸阵元,通过电子延迟控制实现声束偏转。
特点:低频(15MHz),穿透力强,但分辨率较低;适用于狭小空间成像(如肋间心脏检查)。
应用:心脏超声(超声心动图)、颅脑超声(经颅多普勒)。
4. 矩阵探头(Matrix Array)
结构:二维阵列(如16×16或32×32阵元),支持三维/四维成像。
特点:多平面扫描,可实时重建三维图像;成本高,主要用于高端设备。
应用:胎儿四维超声、心脏三维成像。
5. 环阵探头(Annular Array)
结构:阵元呈同心圆排列,可动态聚焦。
特点:声束聚焦能力强,图像质量高,但制造复杂。
应用:眼科超声、高精度介入超声。
4.按频率范围分类
超声探头的频率直接影响穿透深度和分辨率,一般遵循 “高频高分辨率,低频高穿透” 的原则。
频率范围 |
特点 |
典型应用 |
低频(13MHz) |
穿透深(1530cm),分辨率低 |
心脏、腹部深部器官 |
中频(38MHz) |
平衡穿透与分辨率 |
腹部、妇产科常规检查 |
高频(818MHz) |
穿透浅(<5cm),分辨率极高 |
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血管) |
超高频(>18MHz) |
显微级分辨率,穿透极浅 |
皮肤、眼科、小动物超声 |
5.按临床应用分类
1. 通用型探头
凸阵探头(35MHz):腹部、盆腔检查。
线阵探头(715MHz):浅表器官、血管超声。
2. 心脏专用探头
相控阵探头(25MHz):经胸超声心动图(TTE)。
经食管探头(TEE):高频微型探头,用于精细心脏结构评估。
3. 腔内探头
经阴道探头(510MHz):妇科疾病、早孕检查。
经直肠探头(510MHz):前列腺癌筛查。
4. 介入与手术探头
术中探头:无菌设计,用于手术导航。
穿刺引导探头:带穿刺架,精准引导活检或治疗。
5. 便携式与掌上探头
无线手持探头:连接手机/平板,用于急诊、基层医疗。
POCUS(床旁超声)探头:便携式设备,适合ICU、救护车使用。
特殊功能探头
1. 多频探头(Multifrequency)
支持频率切换(如3.5MHz/5MHz),适应不同深度需求。
2. 谐波成像探头
优化二次谐波接收,减少噪声,提高图像清晰度。
3. 4D超声探头
矩阵阵列设计,支持实时三维动态成像(如胎儿四维超声)。
未来发展趋势
1. 更高频率与更小尺寸:超高频探头(>50MHz)用于皮肤及显微成像。
2. AI智能探头:集成AI算法,自动优化图像并辅助诊断。
3. 无线化与云端连接:5G远程超声会诊技术普及。
4. 新型材料应用:压电复合材料(如PMNPT)提升换能效率。
医用超声探头的分类涉及扫描方式、阵元排列、频率范围及临床应用等多个维度。选择合适的探头需综合考虑 检查部位、深度需求及图像质量要求。随着技术进步,超声探头正朝着 更高分辨率、智能化、便携化 方向发展,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强大的工具。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