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多肽固相合成过程杂质控制策略及挑战

嘉峪检测网        2025-09-16 16:50

摘要‌
 
多肽固相合成(Solid-Phase Peptide Synthesis, SPPS)是化学合成多肽的核心技术,但其过程中易产生序列缺失、插入、结构修饰等杂质,严重影响多肽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报告系统梳理了固相合成中杂质的分类与生成机理,结合工艺优化、检测技术和实际案例,提出了一套涵盖原材料筛选、工艺参数调控、在线监测及纯化策略的全流程控制体系。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优化后的工艺可将关键杂质含量降低至0.1%以下,为多肽药物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引言‌
 
多肽固相合成由Bruce Merrifield于1963年提出,其核心是通过将氨基酸逐步偶联至固相载体(如树脂),实现多肽链的定向延伸。该技术凭借高效、自动化潜力,成为多肽药物(如胰岛素、GLP-1类似物)和生物材料合成的基石。
 
多肽药物在肿瘤、代谢性疾病和抗感染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如GLP-1受体激动剂、胰岛素类似物)。然而,其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可能导致免疫原性、活性丧失或毒性风险。例如,2021年某GLP-1类似物因批次中检测到0.5%的DIC-封闭杂质而被FDA要求暂停临床试验。多肽药物对杂质含量有严格限制(如ICH Q3A要求单个杂质≤0.1%)。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可能影响药物活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序列缺失肽可能导致免疫原性,差向异构体可能丧失靶标结合能力。因此,杂质控制是合成工艺开发的核心挑战之一。
 
杂质种类与分类‌‌
 
1 序列相关杂质‌
 
(1)‌缺失序列(Deletion Peptides)‌ ‌类型‌:目标序列中缺失1个或多个氨基酸 ‌分子量特征‌:缺失氨基酸分子量-18 Da(脱水缩合效应)‌ ‌示例‌:目标肽链中缺少甲硫氨酸(Met缺失,质量差-131 Da)‌
 
(2)‌插入序列(Insertion Peptides)‌ ‌类型‌:目标序列中插入额外氨基酸 ‌分子量特征‌:插入氨基酸分子量-18 Da‌ ‌常见原因‌: 原料中残留Fmoc-Xaa-Xaa-OH二肽(Endo-Xaan杂质)导致重复插入‌偶联反应中过量氨基酸未清洗彻底‌
 
(3)‌错接序列(Sequence Scrambling)‌ ‌类型‌:氨基酸连接顺序错误(如Ala-Gly→Gly-Ala) ‌检测难点‌:分子量无差异,需依赖核磁共振(2D-NMR)或Edman降解‌ ‌
 
2. 结构修饰杂质‌
 
(1)‌差向异构体(Epimers)‌ ‌生成位点‌: Asp/Glu的β-羧酸差向异构化 Cys的D型异构化(尤其使用HOBt活化时)‌影响‌:靶标结合活性丧失(如GLP-1类似物中D-Ala异构体)‌
 
(2)‌氧化/还原杂质‌ ‌典型反应‌: Met氧化为亚砜(+16 Da)或砜(+32 Da)‌68 二硫键(Cys-Cys)还原断裂‌
 
3)‌保护基残留‌ ‌类型‌:Fmoc基团未完全脱除(截断肽前体)‌
 
3. 试剂相关杂质‌
 
(1)‌DIC-封闭杂质‌ ‌特征‌:分子量+126 Da(DIC与多肽Nα氨基加合物) ‌高发场景‌:缩合效率低的氨基酸(如Val、Ile)或预活化不足‌
 
(2)‌DKP裂解副产物‌ ‌机理‌:N端二肽环化生成二酮哌嗪(DKP),导致N端缺失‌ ‌动力学因素‌:Pro-Gly等序列在碱性条件下易裂解‌
 
(3)‌树脂残留物‌ ‌类型‌:Wang树脂裂解产生的苯甲醇衍生物‌。
 
长期大量供应各种多肽固相合成树脂:如2-CTC树脂,wang树脂,Rink 酰胺树脂 AM(氨甲基树脂),Sieber 树脂等,同时供应各种多肽、重组蛋白、抗体纯化填料,纯化工艺开发。
 
多肽固相合成过程杂质控制策略及挑战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