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25-09-15 19:43
将进一步聚焦于内毒素检测的实际操作环节,深入解析实验过程中常见的注意事项与关键细节,帮助读者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更好地把握标准、规避风险、提升数据质量。
01MVD值的确定
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是指在试验中供试品溶液被允许达到稀释的最大倍数,在不超过此稀释倍数的浓度下进行内毒素限值的检测。基于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计算公式,MVD可能不是整数。在日常检验中,可以使用小于MVD的整数进行试验;而当检验结果阳性时,可以使用计算的MVD重新测试,以判断结果是否符合规定。
例如,当某一产品计算的MVD为83.3,日常可在小于83倍稀释倍数下进行检测,而当此稀释倍数的结果为阳性时,可采用83倍稀释倍数(即计算的MVD)进行检测,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
02反应容器的选择
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规定,内毒素试验所用的器皿应去除外源性内毒素、不干扰内毒素检查。
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进一步清晰的规定:凝胶检测技术常用玻璃小试管或空安瓿,光度检测技术则常用专用的试管或酶标板。塑料材质可能会引起干扰,使用前应进行验证。这种干扰主要由于内毒素具有疏水性,易被塑料材质所吸附而影响检测结果。
03大规格鲎试剂的操作注意事项
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当使用规格大于0.1ml/支装量的鲎试剂时,为避免鲎试剂支间活性差异带来的影响,可将鲎试剂复溶后混合,再分装到反应容器中使用”。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鲎试剂复溶混合后使用。
如鲎试剂厂家的支间活性差异较大,混合使用可降低因支间活性差异而引起的内毒素检测结果的变异性;如支间活性差异较小,混合使用则增加了试验的操作步骤而增加了污染的风险和结果的变异性,须谨慎使用。
04样品溶液和鲎试剂的加样量
一般采用0.1ml样品溶液和0.1ml鲎试剂混合进行内毒素检查,也可采用其他加样量进行内毒素检查。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指出,采用的加样量较小时,试验的准确性更容易受到试验条件的影响,对试验操作有较高要求。如凝胶试验易被误判为假阳性。
05动态显色法的参数选择
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新增规定,“动态显色法加样体积、预设OD值、所用微孔板等,应参照试剂生产商的相关说明使用”。
06不合格结果的调查
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新增规定,“当遇到不符合规定结果时,应进行全面的回顾调查,确定试验的有效性。”在调查过程中,为了获得超标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污染水平,凝胶检测和光度检测中均可以采用超过MVD的稀释倍数进行检验。
07争议结果的处理
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收载了6种内毒素检验方法,“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限度法结果为准。”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对不同加样量的检验方法,“结果如有争议时,可采用加样量为0.1ml的凝胶限度试验进行仲裁”。
来源:蒲公英 Our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