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嘉峪检测网        2025-09-10 17:06

栀子柏皮汤始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栀子、黄柏、甘草三味药材组成,其具有泄热利湿退黄的功效,是治疗湿热黄疸的经典方剂。栀子柏皮汤不仅是退黄三方之一,还具有多种临床疗效,如通过干预机体炎症、调节机体免疫来治疗肝炎和原发性肝癌。
 
指纹图谱技术可以对中药进行整体性质量控制,将复方中药与药材指纹图谱谱峰进行匹配,也常用于评价中药质量。目前,针对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活性、化学成分、本草考证、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而关于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尚未见报道。
     
研究人员以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为研究对象,建立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指认其特征峰,并与单味药指纹图谱进行匹配,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开展相似度评价,以期为栀子柏皮汤的质量控制、临床用药提供方法参考。
 
1试验方法
     
根据《伤寒论》,确定栀子柏皮汤的制备方法为:分别称取栀子10g、黄柏6g、甘草3g,置于1000mL烧杯中,加水400mL,浸泡30min,武火煎煮至沸腾后,调文火煎煮至250mL,依次用滤纸、0.45μm水相滤膜过滤,即得栀子柏皮汤供试品溶液,按照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同法分别配制单味药材(栀子、黄柏、甘草)溶液。2结果与讨论
 
2.1 分离条件的选择     
 
试验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对栀子柏皮汤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考察了不同流动相体系 [0.2%(体积分数,下同)磷酸溶液-甲醇、0.2%磷酸溶液-乙腈、0.2%(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甲醇、0.2%乙酸溶液 -乙腈、0.2%甲酸溶液-甲醇、0.2%甲酸溶液-乙腈 ]、柱温(25,30,35℃)、色谱柱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ODS-2-Hyper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等对栀子柏皮汤指纹图谱色谱峰分离效果及出峰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选用 Diamonsil C18色谱柱、柱温35℃时在 250nm波长下以0.2%甲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的基线相对稳定,栀子柏皮汤15个共有峰分离效果较好。
 
2.2 栀子柏皮汤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取10批栀子柏皮汤处方药材和各单味药材,按照试验方法进行制备和分析,记录色谱图;取混合标准溶液,按照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将色谱图导入到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以S1样品色谱图为参照指纹图谱,采用中位数法生成对照指纹图谱(R)。10批栀子柏皮汤和单味药材的叠加指纹图谱、对照指纹图谱、混合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见图1。   
 
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结果显示,10 批栀子柏皮汤指纹图谱共得到15个共有峰,其中8、11、13号峰归属于黄柏药材的吸收峰,1~7、9、10、12、14、15号峰归属于栀子药材的吸收峰,甘草药材未产生15个共有峰中的吸收峰。在中医处方中,甘草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常用于调和诸药,被誉为“十二经之使”,依据中医药配伍理论,甘草属于“使药”,在处方中主要起调好药性作用,不作为质量控制的关注点。
 
由于栀子柏皮汤由栀子、黄柏、甘草药材组成,其中含有木兰花碱、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甘草苷、盐酸小檗碱、甘草次酸、西红花苷 -Ⅰ等化学成分,与对照品比对,指认d、9、10、e、13号峰分别为木兰花碱、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甘草苷、盐酸小檗碱。由于部分批次峰面积较小或未检测到d号峰和e号峰,因此没有将d号峰和e号峰作为栀子柏皮汤指纹图谱的共有峰,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由于栀子苷峰的保留时间适中、峰面积最大,因此选择10号峰为参照(S)峰。分别计算10批栀子柏皮汤指纹图谱中其余14个共有峰与参照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见表1。
 
表1 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结果(n=10)   
 
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结果显示:14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17%~0.89%,说明仪器稳定性较高;14个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0%~70%,说明栀子柏皮汤在临床用药时,可能受处方药材产地、采收期、提取温度等因素影响,各批次栀子柏皮汤共有峰差异性较大,相对峰面积的RSD呈现一定的波动性。
 
2.3 相似度评价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相似度评价结果     
 
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结果显示,10批栀子柏皮汤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880~0.949,表明不同批次间总体差异性较小,但由于受药材产地、采收期等因素的影响,栀子柏皮汤的化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4 方法学验证
 
2.4.1 精密度试验     
 
取栀子柏皮汤处方药材S1,按照试验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按照仪器工作条件连续进样6针,以10号峰为参照峰,计算各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结果显示,栀子柏皮汤各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30%,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2.8%,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符合检测要求。
 
2.4.2 重复性试验     
 
取栀子柏皮汤处方药材S1共6份,按试验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并进行测定,以10号峰为参照峰,计算各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结果显示,栀子柏皮汤各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060%,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4.3 稳定性试验     
 
取栀子柏皮汤处方药材S1,按照试验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于室温放置 0,2,4,6,12,24h后按照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以10号峰为参照峰,计算各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结果显示,栀子柏皮汤各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1.0%,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0%,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24h内稳定性良好。
 
3试验结论
       
研究人员建立了栀子柏皮汤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5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栀子柏皮汤质量整体稳定;与对照品比对,指认9、10、13号峰分别为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盐酸小檗碱。该方法稳定、简便,可为栀子柏皮汤的质量控制、临床用药及后期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与方法借鉴。
 
作者:李燕1,滕乐1,唐军相1,张德庆1,李阳2,韩忠耀1
单位:1.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分享到: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