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如何表征水凝胶微针的机械强度?

嘉峪检测网        2025-08-26 14:05

水凝胶微针的机械强度是其临床应用的核心指标——既要能穿透皮肤、黏膜等生物屏障,又要避免过度损伤组织,同时需在体内保持结构稳定以实现药物控释。
 
本期,EFL团队结合5篇最新用户案例,梳理了水凝胶微针机械强度的关键表征方法,附具体文献图表及实验结果,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案例1:《Nature Communications》:持续递送细胞外囊泡的多孔微针贴片减轻严重脊髓损伤
 
实验方法:研究者使用了两种类型的水凝胶微针(传统 GelMA和多孔GelMA),通过压缩试验评估其机械强度。实验中,微针被放置在压缩试验机上,以0.005 mm/s的速度施加压力,记录微针在不同压缩应变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如何表征水凝胶微针的机械强度?
 
实验结果:传统 GelMA 微针的压缩模量为30.92 kPa,而多孔GelMA 微针的压缩模量为 10.77 kPa,后者更接近软脊髓组织的力学特性(约8.1 kPa)。这表明多孔GelMA 微针在机械强度上更适合用于脊髓损伤治疗,能够更好地与脊髓组织匹配,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DOI:10.1038/s41467-023-39745-2
 
案例2:《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抗菌微针贴片促进感染伤口的功能性愈合
 
实验方法:研究者使用配有50 kg载荷传感器的位移-力测试站评价ApoEVs-AT@MNP的机械强度。将针头垂直放置在刚性不锈钢平台上,并以0.1 mm/s的速率降低传感器。最初,传感器和微针尖端相距1 cm。当传感器与微针尖接触时开始测量位移和力,速度调节为0.01 mm/s,并持续测量直至传感器移动800 μm。
 
 
如何表征水凝胶微针的机械强度?
 
实验结果:ApoEVs-AT@MNP的应力-位移曲线为0.125 N/针,远高于皮肤组织的抗拉强度(约0.03 N/针),表明该微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穿透皮肤并固定在组织中。
 
DOI:10.1186/s12951-024-02845-2
 
案例3:《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巨钙素水凝胶微针贴片减轻脓毒症
 
实验方法:研究者使用万能试验机对 GCA@NHS/GelMA-MNPs 微针进行机械压缩强度测试。测试对象为不同 UV 交联时间(15 s、30 s、45 s)制备的微针,通过对微针施加轴向压缩力,记录力-位移曲线,以此评估不同交联时间下微针的机械强度。
 
如何表征水凝胶微针的机械强度?
 
实验结果:UV 交联时间超过15 s时,微针的单针强度均超过0.6 N;其中交联30 s的微针力学性能最优,既能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以穿透皮肤,又能通过后续的溶胀和降解实现药物的缓释,满足在脓毒症治疗中对微针机械性能的要求。
 
DOI:10.1002/adhm.202501218
 
案例4:《Advanced Materials》:淀粉样蛋白模板化二氧化铈纳米酶增强微针用于糖尿病伤口愈合
 
实验方法:研究者使用万能试验机对不同hydrogel基微针(LFTG、LFCTG、LFTG-C)进行机械压缩力测试。将微针贴片固定于测试台,使传感器以1 mm/s的速度接近针尖,接触后减速至0.2 mm/s,测试位移设为420 μm,持续记录微针的位移及对应受力,绘制力-位移曲线,以此评估单针的机械强度,验证其穿刺能力。
 
如何表征水凝胶微针的机械强度?
 
实验结果:糖尿病伤口皮肤较硬,LFCTG微针需更高强度。压缩曲线显示单针强度达0.90 N,3次循环测试中强度无明显衰减,满足反复穿刺需求。
 
 
DOI: 10.1002/adma.202417774
 
案例5:《Materials Today Bio》:具有金属-多酚网络封装的天然衍生微针用于慢性软组织缺损修复
 
实验方法:研究者使用拉伸试验机对不同浓度 SilMA水凝胶制备的Cu-Cur-NMs微针进行拉伸测试,以10 mm/min的速率拉伸尺寸为30 mm×10 mm的样品,直至样品断裂,记录应力-应变曲线,并以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作为对照,通过曲线计算微针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评估其整体力学性能。
 
如何表征水凝胶微针的机械强度?
 
实验结果:250 mg/mL SilMA 组拉伸强度达2.80 MPa,弹性模量10.10 MPa,显著高于商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满足腹壁支撑需求。
 
DOI: 10.1016/j.mtbio.2025.101539
 
EFL Tips:
 
测试方法:常用压缩或拉伸试验,通过试验机记录应力-应变、力-位移曲线,获取模量、强度等参数。
 
关键指标:需关注压缩模量、单针强度、拉伸强度等,匹配目标组织力学特性。
 
影响因素:材料类型、交联时间、浓度等会显著影响机械强度,可针对性优化。
 
 
如何表征水凝胶微针的机械强度?
分享到:

来源:EngineeringFor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