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创新医械】模块化设计的3P小儿髋部植入系统技术解析

嘉峪检测网        2025-08-15 11:23

股骨近端骨折和畸形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虽然发病率低于成人,但手术技术难度更高,对植入物的适配性、稳定性以及对生长板的保护要求极高。过去,临床上常使用缩小版成人系统或临时改装方案,存在适配不足、干扰生长板风险高等问题。
 
OrthoPediatrics近日推出3P小儿髋部植入系统(Pediatric Plating Platform™ | Hip),并在美国完成首例手术。该平台涵盖创伤与畸形两类适应症,通过模块化设计提供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的多规格选择,覆盖90°–150°角度范围,旨在提升股骨近端手术的精准性和个性化水平。 
 
一、系统组成与适用
【创新医械】模块化设计的3P小儿髋部植入系统技术解析
1. Beam螺钉构造(Beam Screw Construct)
● 主要用途:创伤修复
● 核心特性:术中压缩功能、多固定点设计,可增强骨折端稳定性;角度覆盖90°–140°。
● 临床意义: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复杂创伤病例,可在术中根据骨折形态进行策略调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2. 锁定股骨近端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 Plate, LPF)
● 主要用途:股骨近端畸形矫正
● 核心特性:减少股骨颈接触面积,降低生长板干扰风险;角度范围90°–150°。
● 临床意义:适配髋内翻/外翻、股骨颈扭转异常等矫正手术,保护生长潜力并提升术后对称性。
 
3. 尺寸与适配
●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三种规格,满足不同年龄段解剖差异和固定需求。
● 平台化结构可在同一手术台快速切换创伤或畸形模块。
【创新医械】模块化设计的3P小儿髋部植入系统技术解析
 
二、技术亮点与应用场景
● 模块化设计:一套平台覆盖创伤与畸形两类适应症,简化器械管理并提升手术灵活性。
● 角度可调:90°–150°范围满足不同解剖变异和手术路径需求。
● 生长板保护:LPF板型减少生长板接触面积,降低生长障碍风险。
● 术中可调策略:Beam螺钉可在术中实现压缩或重新定位,适应骨折端形态变化。
 
【创新医械】模块化设计的3P小儿髋部植入系统技术解析
 
三、研发与产品策略
● 早期临床参与机制:在研发初期引入设计外科医生,基于手术流程和患儿解剖反馈优化产品。
● 平台化产品思路:通过统一器械平台和多模块组合,减少库存、提高医院采购效率。
● 国际化适应:多规格与可调角度设计,适应不同地区患儿的解剖特点和临床习惯。
 
四、对临床医生与研发团队的价值临床医生
● 术中更灵活,固定方式可根据病情动态调整。
● 多规格覆盖不同生长阶段,减少器械尺寸不匹配风险。
● 对生长板保护友好,适合长期随访患者。研发与产品团队
● 平台化设计可拓展至其他小儿骨科部位。
● 与临床共创模式可降低迭代成本。
● 国际化适应为未来海外市场开拓奠定基础。
 
五、骨未来观察:小儿骨科植入市场趋势
儿童髋部植入物正从“成人系统缩小版”向“原生专用系统”转型,预计未来趋势包括:
1. 差异化提升:设计将更针对儿童解剖和生长特点,而非简单缩小尺寸。
2. 数字化集成:结合术前规划软件、术中导航,提高复位和矫正精度。
3. 全球培训与证据建设:推动新系统在更多市场落地,需要配合多中心临床数据和医师培训体系。 
 
 
分享到:

来源: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