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医疗器械现场检查人员核查要点!

嘉峪检测网        2025-09-12 10:47

医疗器械现场检查人员核查要点需严格遵循法规要求,重点关注以下核心内容:
 
一、关键人员在场要求‌
 
1.企业负责人必须到场‌
 
作为产品质量首要责任人,缺席将直接判定为不合格项(条款1.2.1)
 
2‌.部门负责人必须出席‌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缺席按条款1.4.1判定不合格
 
3‌.生产操作人员核查‌
 
注册样品生产记录涉及的操作人员需在场核对记录真实性,否则按条款1.5.1判定不合格
 
二、人员资质与独立性
 
1‌.质量负责人权限‌:须独立履职,对质量管理拥有裁决权,且不得干预其工作独立性
 
2.质检人能力:质检人员需持有效培训证明,且能现场演示检验操作(如灭菌参数校准、洁净控制流程)
 
3.资质与培训:‌关键岗位人员(如质量、技术负责人)需具备专业资质及培训证明;冷链管理等特殊岗位需持证上岗
 
三、现场核查重点事项
 
核查环节 要点描述
职责履行 通过谈话沟通、抽查工作记录,验证各部门人员对质量职责的理解程度及实际履行情况
文件一致性 核对生产操作记录与人员工资记录,确认离职操作人员是否真实参与过对应生产过程
风险控制 检查企业是否配备充足资源(如人员、设备、资金等),保障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且落实全员质量责任

 

四、常见问题规避

 

1.人员缺席风险‌:提前调整关键人员行程,确保检查当日全员在场 ‌

 

2.资质缺失‌:定期更新培训记录,确保证书在有效期内‌ 

 

3.独立性不足‌:质量部门办公设备及权限需独立于生产部门,避免干预

 

 

风险环节 典型问题案例 核查对策
人员缺席 质量负责人未独立履职 检查质量负责人的权限文件,核实其职责范围;确认汇报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履职干扰
资质缺失 关键岗位人员无有效培训证明 核验培训记录完整性及培训证书有效期;抽查岗位授权文件,确认人员资质与岗位匹配
记录不实 离职人员参与生产的记录无法追溯 调阅企业工资发放凭证,与生产记录中的人员信息交叉比对,佐证记录真实性

 

高风险环节及应对

 

 

风险类型 核查对策
记录造假 调取生产日志、工资发放记录、考勤数据,通过交叉比对三者信息的一致性,验证生产记录真实性
操作失范 采取突袭式检查方式,观察关键工序(如无菌操作)的实际执行过程,对比其与既定操作规程的符合程度

 

五、企业应对建议‌

 

动态管理‌:建立人员资质档案库,定期更新培训与考核记录;‌

 

立保障‌:确保质量部门资源配置独立,避免与其他部门共用权限系统;‌

 

溯源准备‌:提前整理注册样品全流程记录(含设计开发、物料采购、生产检验)供溯源核。

 

医疗器械现场检查人员核查要点!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