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基于PDCA循环的医用计量设备管理优化

嘉峪检测网        2024-03-26 12:38

本文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运用PDCA循环,制定落实医用计量设备管理改进计划,以期推动医院计量管理体系持续优化,从而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医疗质量。
 
一、对象与方法
1.资料
资料来源于上海市长宁区某二级综合性医院,目前全院医用计量设备共968件,计量设备种类共14类,其中包含34台心电图机、20台彩超、84台心电监护仪、92台血压计等临床常用医疗设备。医院计量管理工作落实“应检尽检”原则,将纳入检定要求的医用计量设备定期送有相关资质的计量检测机构检测或请计量检测机构上门检测,设备检测合格后方可贴上计量检测合格标志。
2.方法
采取PDCA循环的模式,组织开展对全院医用计量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结果处理,持续发现问题。
 
二、具体实施
1.计划阶段(plan)
(1)调查现状
医院计量管理工作主要由设备科进行,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需要,设备科与护理部共同组建了计量PDCA小组,于2021年9月对全院在用的所有医用计量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核查,核查标准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文件汇编》中评审细则中A级水平要求:加强医用计量设备监测管理,确保计量设备完好,医院使用的计量设备100%有计量检测合格标志,100%在有效期内。
在此次检查中共发现27例医用计量设备不合格,其中13例为计量检测合格标志模糊或卷边,占比48.15%;8例为计量检测合格标志遗失,占比29.63%;4例为医用计量设备使用不规范,占比14.82%;2例为医用计量设备存在故障开机报错,占比7.40%。因此,改善前医用计量设备合格率为(968-27)/968×100%=97.2%,较二级医院等级评审A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利用柏拉图对存在问题进行主次因素判定(见图1),可知计量检测合格标志模糊或卷边、计量检测合格标志遗失、医用计量设备使用不规范这些问题的累计构成比为80%,基于80/20原则,将其确定为医用计量设备不合格的主要因素。
图1  主次因素判定柏拉图
(2)设定目标值
按照二级医院等级评审A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计量PDCA小组将目标值设定为医用计量设备合格率达到100%。
(3)原因解析
运用鱼骨图分析不合格情况,依次构建计量检测合格标志模糊或卷边原因分析(见图2),计量检测合格标志遗失原因分析(见图3),医用计量设备使用不规范原因分析(见图4)。计量PDCA小组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计量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于新购计量设备的管理存在漏洞,特别是首次检定存在漏检现象。在制度中无明确奖惩措施,导致工作中出现医务人员不配合、责任意识差等。②计量管理相关培训不足。对临床科室的计量培训缺失,导致临床对于计量管理相关知识欠缺和风险意识不强。③大部分临床科室未设置科内医用计量设备管理员。各临床科室无专人兼管计量工作,致使对科内医用计量设备状况和台数掌握不清,易出现自查漏洞。④检查力度不够。设备科的计量巡检工作不够完善,特别是对一些小型计量设备的检查存在疏漏。临床对小型计量设备如压力表、氧气表等经常要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计量检测合格标志经擦拭后容易模糊或卷边。
 
图2  计量检测合格标志模糊或卷边原因分析
 
图3  计量检测合格标志遗失原因分析
图4  医用计量设备使用不规范原因分析
 
(4)对策拟定
将以上真因进行归类,计量PDCA小组拟从以下4个方面提高医用计量设备合格率:修订完善计量设备管理制度;强化计量管理相关培训工作;优化科室管理模式,设立专职科室医用计量设备管理员;监管与自查相结合,加大检查力度。
2.实施阶段(do)
(1)修订完善计量设备管理制度。重构管理流程,优化医用计量设备管理流程(见图5),为实际使用与管理提供标准化流程。流程图明确了计量管理工作各项步骤,比如明确规定监护仪、除颤仪等新购置医用计量设备由经销商进行首次检定,设备和检测报告都齐全后再进行安装验收,从而在源头上解决了新进计量设备的漏检问题。在管理制度中增加奖惩机制,根据现场检查记录及科室自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设置奖惩激励措施,激发临床科室人员对医学计量工作的积极性。
图5  医用计量设备管理流程图
(2)强化计量管理相关培训工作。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医用计量设备相关工作培训,就计量设备的重要性、相关工作制度、国家要求等相关内容对医护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将计量管理相关要求纳入员工《应知应会》手册,督促医护人员掌握。同时,设备科专职计量管理员应积极参加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举办的计量相关业务培训。
(3)优化科室管理模式,设立专职科室医用计量设备管理员。明确职责划分,要求各临床科室结合科内计量设备实际使用情况,指定专人负责科室的计量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每次计量设备检测完毕后核对设备数量是否与实际一致,防止漏检现象发生;定期自查科内计量设备是否完好,发现设备故障或检测合格标签遗失等情况及时记录并汇报给设备科。
(4)巡检与自查相结合,加大检查力度。由设备科制定巡检计划,定期对医用计量设备进行安全巡检。每月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计量设备进行巡检,每半年对全院医用计量设备巡检全覆盖,在巡检过程中将小型医用计量设备如压力表、氧气表、血压计的检测合格标志用玻璃胶进行二次保护,防止其模糊或卷边,更换已经模糊不清的检测合格标志。
除了设备科的正常巡检外,还要求临床科室每月进行自查。为了方便临床科室自查工作开展,设备科为临床科室制作医用计量设备自查表,详细列出各科室需自查核对的医用计量设备,明确器具名称、型号、数量、计量标签等相关检查内容,方便科室进行全面自查。
3.检查阶段(check)
(1)措施执行情况:检查相关管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2)关键数据检查:计量PDCA小组在12月份再次对所有医用计量设备进行大检查,收集分析实施阶段前与实施阶端后医用计量设备不合格情况。比较改进前后的差异,评估措施效果。若实施过程中遇到未考虑到的问题,或在实施后未得到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果,则对原有措施做进一步调整。
4.处理阶段(action)
通过修订完善计量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使全体医护人员了解医用计量设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与设备科配合,发现设备出现问题或计量检测合格标志遗失等情况及时报告。加大巡检与自查力度后,医用计量设备合格率显著提高,并且解决了标签被频繁擦拭后易模糊和卷边的问题。设备科定期开展医用计量设备使用情况的总结分析,持续优化计量管理,将有效措施纳入制度并学习推广;对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分析,针对问题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从而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三、结果与展望
1.结果
采取对策后,医用计量设备合格率从改善前的97.2%上升到改善后的100%,达到预期改进目标,可继续下一阶段循环,巩固成果。
2.下阶段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落实各项有效措施,巩固成果的同时争取更大的改善。
(2)重点关注计量设备较多的科室,落实好奖惩措施,同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培训、宣教、沟通。
(3)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部分计量设备检测合格标志黏贴位置较随意的情况,后续和计量检测单位沟通固定黏贴位置,便于日常自查。
 
四、结束语
本研究采用PDCA循环来优化医用计量设备管理,经过一个循环后,几项不合格情况均稳定下降,医用计量设备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合格率,达到了预期设定的目标,提高了临床对计量设备的安全风险意识,强化了设备科的巡检与临床的自查,改善效果良好。将PDCA循环应用于医用计量设备优化管理,规范了临床对计量设备的使用,有效遏制了医用计量设备不合格等问题,可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PDCA循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连贯完成。一个循环结束,解决了部分问题,还会发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进入下一个循环。经过周而复始的循环,形成一个动态管理体系,保证计量设备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本文刊发于《中国计量》杂志2022年第12期
 
作者:上海电力医院  李怿  周复亮
 

分享到:

来源:计量资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