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退火态工业纯铝导线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规律

嘉峪检测网        2019-11-11 16:22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由2006年的2.8×1012kW·h增加到了2018年的6.3×1012kW·h。然而,我国几大发电厂的位置较为偏远,长距离输送电力是不可避免的。

 

架空导线承担着长期输送电能的任务,根据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效应,这会影响导线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而影响或改变其强度和导电率。然而,关于典型工况下工业纯铝导线强度和导电率的关系鲜有报道,为此,笔者采用退火处理模拟工业纯铝导线的服役温度条件,研究了退火态工业纯铝导线屈服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规律及机制,并与拉拔态铝线的屈服强度-导电率关系做了对比,以期为制备强度和导电率综合性能优异的工业纯铝导线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方法

 

1、铝线成分及制备工艺

 

试验材料为工业纯铝杆,通过冷拉丝工艺制备成铝线,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11%Si,0.25%Fe,0.01%Cu,0.03%Mn,余为Al。铝杆直径为9.5mm,经过不同道次拉拔得到不同变形量的铝线,其最终直径均为3.0mm。从直径为3.0mm的铝线上取样,在90,150,200,250,300℃下,分别保温20min和1,2,4,8,12,24,48h,获得了一系列的退火态工业纯铝线。实际输电导线温度一般最高可达250~300℃,因此试验选取的最高退火温度为300℃。

 

2、显微组织观察

 

沿工业纯铝线径向和轴向取样,进行微观组织结构表征。首先采用400~2000目SiC砂纸对试样进行机械打磨,然后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液是体积比为1∶9的高氯酸和酒精混合溶液,电解温度为0℃,时间为90s。晶粒尺寸和晶体取向采用ZEISS SUPRA 35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中附带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系统进行表征和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的试样首先采用SiC砂纸打磨至厚度约为0.05mm,然后在-20℃条件下采用体积比为1∶4的高氯酸和甲醇混合溶液进行电解双喷,之后采用FEI Tecnai F2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微观组织。

 

3、拉伸试验

拉伸试样总长为200mm,其中标距段长度为150mm。使用静态INSTRON5982型拉伸试验机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应变速率为0.001s-1,加载方向为工业纯铝线的轴线方向,同一状态的试样重复测试3次。

 

4、电学性能测试

采用QJ57型直流双臂电桥对工业纯铝线进行电阻测试,每根试样长1000mm,测试温度为20℃,同一状态的试样重复测试6次。导电率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退火态工业纯铝导线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规律

式中:w为导电率;L为试样测试长度;R为电阻;S为试样的横截面积。

 

试验结果与讨论

 

1、屈服强度和导电率

退火态工业纯铝导线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规律

图1 拉拔态和退火态工业纯铝线的屈服强度和导电率

 

如图1所示,拉拔态工业纯铝线的屈服强度随着拉拔变形量的增大逐渐升高,导电率则先下降后上升。变形量为90.2%时,其屈服强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了198.8MPa和62.59%IACS,将该工业纯铝线进行退火处理,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其屈服强度大幅下降,导电率逐渐提高,在300℃退火12h后,工业纯铝线的屈服强度下降至45.5MPa,导电率提高至64.22%IACS。

 

由上述分析可知,拉拔态(变形量在24.6%~83.1%之间)和退火态工业纯铝线的屈服强度和导电率均为反比关系。

 

从图1还可以看出,退火态工业纯铝线的屈服强度-导电率关系曲线整体位于拉拔态工业纯铝线(变形量为24.6%~83.1%)的屈服强度-导电率关系曲线之上。

退火态工业纯铝导线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规律

图2 拉拔态试样和退火态试样的屈服强度和导电率

 

如图2所示,变形量为90.2%的工业纯铝线经过150℃退火48h(以下简称为退火态试样)之后,其强度和导电率均高于变形量为65.6%的拉拔态工业纯铝线(以下简称为拉拔态试样),这打破了强度和导电率的反比关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笔者对退火态试样和拉拔态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工业纯铝线屈服强度和导电率同步提高的机制。

 

2、显微组织

退火态工业纯铝导线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规律

图3 拉拔态试样和退火态试样径向微观组织形貌

 

织构和晶粒是影响工业纯铝线性能的重要组织结构,使用EBSD和TEM对拉拔态试样和退火态试样进行观察。由图3a)和图3b)可以看出,这两种试样内均存在明显的‹001›织构和‹111›织构;由图3c)和图3d)可以看出,两者径向晶粒分布较为均匀,但退火态试样的组织洁净度更高,这是因为退火引起了回复,使位错缠结减少。

 

两种状态试样屈服强度及上述微观组织结构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拉拔态和退火态试样屈服强度及微观组织结构的统计结果

退火态工业纯铝导线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规律

 

3、强化机制

通过计算可知,拉拔态试样和退火态试样的取向因子(MS)分别为3.057和3.211,进而计算出拉拔态试样的织构强化和细晶强化引起的屈服强度增量分别为-0.2MPa和144.8MPa;而退火态试样的织构强化和细晶强化引起的屈服强度增量分别为7.9MPa和160.2MPa。可以看出,当铝线的取向因子小于平均取向因子(3.06)时,织构并不会起到强化效果。两试样的径向晶粒尺寸几乎一致,但两者引起的细晶强化效果却相差15.4MPa,这主要是因为退火态试样的大角晶界比例(0.83)比拉拔态试样的(0.48)高,而大角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效果明显优于小角晶界的阻碍效果,所以退火态试样具有更好的细晶强化效果。

 

4、高导电率机制

工业纯铝线的导电率与轴向、径向晶粒尺寸密切相关。然而,试验中退火态试样的轴向晶粒和径向晶粒尺寸均与拉拔态试样的相差不大,因此晶粒尺寸并不是导致退火态试样导电率更高的原因。

 

采用TEM进一步沿轴向观察退火态和拉拔态试样的晶界状态。如图4所示,拉拔态试样的晶界为典型的塑性加工后形成的非平衡晶界,而退火态试样的晶界处则能够明显观察到晶界条纹,为典型的平衡晶界。这表明经退火处理后,试样的非平衡晶界转变为能量更低、更稳定的平衡晶界。非平衡晶界向平衡晶界的转变是退火态试样导电率高于拉拔态试样的主要原因。

 

退火态工业纯铝导线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规律

图4 拉拔态和退火态试样轴向TEM形貌

 

5、屈服强度-导电率关系演变机制

退火过程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工业纯铝线的屈服强度逐渐下降,导电率逐渐增大。此时,两者仍为反比关系。织构和径向晶粒尺寸是决定铝线屈服强度的关键因素。随退火温度升高,铝线径向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细晶强化效果下降,故铝线的屈服强度逐渐下降。铝线的导电率会受到晶粒尺寸尤其是径向晶粒尺寸的影响。当铝线轴向晶粒尺寸变化不大,径向晶粒尺寸大幅增加时(由低温退火时的0.76μm增加至高温退火时的1.9μm),晶界对电子的散射效果会降低,从而引起铝线导电率的增大。因此,径向晶粒尺寸的变化是退火过程中工业纯铝线的屈服强度和导电率呈反正关系的原因。

 

退火态试样的屈服强度-导电率制约关系曲线位于拉拔态试样的上方,即打破了强度和导电率的反比关系。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拉拔态试样内的晶界类型和晶界状态经退火后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小角晶界向大角晶界转变和非平衡晶界向平衡晶界转变,前者强化了晶界,使得晶粒尺寸相同的退火态试样强度更高,后者降低了晶界电阻率,提高了导电率。所以,这种非平衡态小角晶界向平衡态大角晶界的转变是退火态工业纯铝线强度和导电率同步提高的原因。

 

结论及建议

 

(1)随着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工业纯铝线的屈服强度逐渐下降,导电率逐渐提高,屈服强度和导电率成反比关系。径向晶粒尺寸增加是退火态工业纯铝线屈服强度和导电率互相制约的原因。

 

(2)与拉拔态试样相比,含更多‹111›织构和大角晶界为退火态试样提供了更好的织构强化和细晶强化效果,非平衡晶界向平衡晶界的转变是退火态试样导电率更高的原因。平衡态大角晶界的形成是实现退火态工业纯铝线高强度和高导电率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来源:陈庆吟理化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