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5-04-07 09:02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又称假性脑瘤、良性颅内压增高,主要见于育龄期肥胖的年轻女性,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IH发病率高达2.4/10万人,在15~44岁的肥胖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更高,约22/10万人。IIH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头痛、复视、搏动性耳鸣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常见的症状如眩晕、头晕、认知障碍、自发性脑脊液漏、背部疼痛、颈部疼痛等也值得临床医师关注。由于发病机制不明,治疗上主要采取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内的对症治疗以降低颅内压。
药物治疗(乙酰唑胺、利尿剂等)尽管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是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例如腹泻、呕吐、情绪低落、肾结石、头晕等等。由于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而且会带来副作用。因此手术治疗成为IIH患者一种新选择,手术主要有三种种,分别是CSF分流术、 视神经鞘开窗术(ONSF)、 静脉窦支架置入术(VSS)。与CSF、ONSF相比,VSS尽管需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但由于其并发症及复发概率较低,VSS为目前前景最好的手术治疗方式。
不过目前静脉窦支架置入术也有不足,就是其没有专用的支架和输送系统(主要用动脉支架),手术过程中常常无法进行调整,往往需要用两个支架部(并且两个支架需要部分重叠),从而增加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最终导致静脉窦支架置入术疗效变低和并发症变多。
因此Vflow为此专门开发一款专用于静脉窦支架置入术的支架---VivaStent,来解决传统。
VivaStent
VivaStent专为狭窄的静脉窦而设计,以缓解静脉窦狭窄的各种临床症状。VivaStent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柔韧性比传统器械降低20%,导管输送系统能灵活通过脑部锐角转弯。支架在从腹股沟入路到脑内目标静脉的全程中,始终保持在导管后端,这大幅增强了操作灵活性。
VivaStent特点
适配7Fr引导导管,可置于颅外操作
卓越的推送性能与独创输送系统:
延迟推送机制:支架预置于导管远端,仅在通过复杂血管弯曲后推进至目标位点
0.014英寸导丝兼容:全程无需预塑形操作,免除中间鞘管辅助
可逆部署技术:支持支架多次释放与回收,直至达成理想定位
智能操控手柄:集成式设计实现精准输送控制
Vflow
Vflow是一家创新医疗器械公司,正在开发开发下一代血管支架,针对多个用于脑血管内治疗的应用。
来源:Med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