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中国药典》2025年版四部通则8000《试剂与标准物质》的修订,标志着我国药品质量控制体系与国际标准的进一步接轨。作为药品检测的核心依据,试药通则的更新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聚焦2025版与2020版通则8000的差异,从技术细节出发,为您梳理两版药典的核心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帮助从业者快速掌握关键变化点,为实验室质量管理提供实操参考,帮助实验人员快速适应新规要求。
以下为2025版与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8000《试剂与标准物质》的核心变化对比表:
典型变化内容如下
1. 试药(新增特定用途要求)
乙腈 Acetonitrile
〔CH3CN=41.05〕
CAS:75-05-8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微有醚样臭;易燃。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合。
供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使用时需满足:
吸光度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00nm的波长处,吸光度不得过0.10,在240~400nm的范围内,吸光度不得过0.01。
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 Dimethylformamide
〔HCON(CH3)2=73.10〕
CAS:68-12-2
本品为无色液体;微有氨臭。与水、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能任意混合。
供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使用时需满足:
吸光度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70nm、280nm及300nm的波长处,吸光度分别不得过0.60、0.15、0.05。
正己烷n-Hexane
〔C6H14=86.18〕
CAS:110-54-3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微有特臭;极易挥发;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与乙醇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沸点为69℃。
供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使用时需满足:
吸光度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10nm的波长处,吸光度不得过0.3,在260~400nm的范围内,吸光度不得过0.01。
甲酰胺 Formamide
〔CH3NO=45.04〕
CAS:75-12-7
本品为无色略带黏性的液体;微具氨臭;有引湿性;有刺激性。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合。
供水分检查使用时需满足: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2)测定,含水分不得过0.1%。
甲醇 Methanol
〔CH3OH=32.04〕
CAS:67-56-1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挥发性;易燃;含水分为0.1%。与水、乙醇或乙醚能任意混合。沸程为64~65℃。
供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使用时需满足:
吸光度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10nm、220nm、230nm、240nm及250nm的波长处,吸光度分别不得过0.70、0.30、0.13、0.07、0.02,在260~400nm的范围内,吸光度不得过0.01。
四氢呋喃 Tetrahydrofuran
〔C4H8O=72.11〕
CAS:109-99-9
本品为无色液体;有醚样特臭;易燃;在贮存中易形成过氧化物。与水、乙醇、丙酮或乙醚能任意混合。沸点为66℃。
供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使用时需满足:
吸光度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40nm、254nm、280nm、290nm波长处,吸光度分别不得过0.35、0.20、0.05、0.02,在300~400nm的范围内,吸光度不得过0.01。
稳定剂 应不添加稳定剂。
异丙醇 Isopropanol
〔(CH3)2CHOH=60.10〕
CAS:67-63-0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臭;味微苦。与水、乙醇或乙醚能任意比例混合。沸程为82.0~83.0℃。
供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使用时需满足:
吸光度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30nm、250nm波长处,吸光度分别不得过0.2、0.03,在280~400nm的范围内,吸光度不得过0.01。
辛烷磺酸钠 Sodium Octanesulfonate
〔C8H17NaO3S=216.27〕
CAS:5324-84-5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粉末。含C8H17NaO3S不少于98.0%,供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使用时,含C8H17NaO3S不少于99.0%。
辛烷磺酸钠一水合物 Sodium Octanesulfonate Monohydrate
〔C8H17NaO3S·H2O=234.29〕
CAS:207596-29-0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粉末。含C8H17NaO3S·H2O不少于98.0%,供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使用时,含C8H17NaO3S·H2O应不少于99.0%。
环己烷 Cyclohexane
〔C6H12=84.16〕
CAS:110-82-7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易燃。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苯或四氯化碳能任意混合,在水中几乎不溶。沸点为80.7℃。
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溶剂使用时需满足:
吸光度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20nm、235nm、240nm、250nm的波长处,吸光度分别不得过0.35、0.16、0.05、0.01。
氯化钾 Potassium Chloride
〔KCl=74.55〕
CAS:7447-40-7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在水或甘油中易溶,在乙醇中难溶,在丙酮或乙醚中不溶。
供红外光谱法使用时需满足:
取本品,研细,过200目筛,在120℃干燥4小时后分装并在干燥器中保存备用。若发现结块,则需重新干燥。照红外光谱法(通则0402)测定,采用压片法,以空气为空白,在中红外区(4000~400cm-1,2.5~25μm)绘制光谱图,基线的透光率应大于75%,除在3440cm-1及1630cm-1附近因残留或附着水而呈现一定的吸收峰外,其他区域不应出现大于基线3%透光率的吸收谱带。
溴化钾 Potassium Bromide
〔KBr=119.00〕
CAS:7758-02-3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粉末。在水、沸乙醇或甘油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
供红外光谱法使用时需满足:
取本品,研细,过200目筛,在120℃干燥4小时后分装并在干燥器中保存备用。若发现结块,则需重新干燥。照红外光谱法(通则0402)测定,采用压片法,以空气为空白,在中红外区(4000~400cm-1,2.5~25μm)绘制光谱图,基线的透光率应大于75%,除在3440cm-1及1630cm-1附近因残留或附着水而呈现一定的吸收峰外,其他区域不应出现大于基线3%透光率的吸收谱带。
提醒:对于特定用途的试药,至少需要供应商提供符合药典要求的证明材料。或者实验室自行进行相关实验,以证明能满足特定用途的需求。
2. 指示剂与指示液(新增灵敏度试验)
二甲酚橙指示液
取二甲酚橙0.2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灵敏度试验:取二甲酚橙指示液0.25ml、稀醋酸1ml及33g/L的硝酸铅溶液0.05ml至50ml水中,加乌洛托品适量,使溶液的颜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后,立即加入0.1mol/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0.1ml,溶液应呈黄色。
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
灵敏度试验:取冰醋酸50ml和结晶紫指示液0.1ml,加0.1mol/L高氯酸0.1ml,溶液应从蓝紫色变成蓝绿色。
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 pH 8.3~10.0(无色→红)。
灵敏度试验:取酚酞指示液0.1ml,加水100ml,溶液应无色,加不超过0.2ml的0.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应显粉红色。
提醒:指示剂配制后,必须要进行灵敏度试验以确定指示液是否可用于后续测试,如有条件建议每次测试前进行灵敏度试验。同时灵敏度试验通过与否,也可作为试液效期验证重要考察指标。
3. 滴定液(增加收载,微调称量)
新增:乙醇制氢氧化钠滴定液,硝酸钙滴定液,氯化钆滴定液微调了部分滴定液配制称样量:
重铬酸钾滴定液(0.01667mol/L)取基准重铬酸钾,在120℃干燥至恒重后,称取4.904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碘酸钾滴定液(0.01667mol/L)取基准碘酸钾,在105℃干燥至恒重后,精密称取3.5674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以上变化均基于202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8000正式文本与2020年版的比对。 本次通则修订的深层逻辑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技术迭代驱动标准升级,如新增色谱纯试剂类别直接响应了HPLC-MS等精密仪器普及的应用需求;其次,监管模式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如增加灵敏度试验的规定体现了对试剂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控;最后,风险防控理念贯穿始终,将ICH指南的先进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国内标准。这些变化共同构成更科学、更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不仅提升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也为药物生产与研发提供了更精准的工具支撑。
4. 对行业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标准物质台账系统需完成升级
现有试剂库存需按新标准重新评估
验收方法需补充新要求的项目
结语:质量标准的进化之路
2025版《中国药典》通则8000的修订,不仅体现了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的成熟,更预示着质量管理的未来方向——从符合性控制向风险预防转变。企业应把握这次升级契机,将标准变化转化为质量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