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分光光度计的检验小妙招

嘉峪检测网        2017-09-04 15:28

分光光度计的检验小妙招


1.波长准确度的检验:
分光光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温度变化、灯丝变形、灯座松动或更换灯泡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刻度盘上的读数与实际通过溶液的波长不符合的现象,因而导致仪器灵明度降低,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度,需要进行检验。
检验波长准确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干涉滤光片或镨钕滤光片测量仪器的吸收峰值, 如果测出的值与滤光片标准值之差超出规程规定,则需要进行波长调节。

2.透射比正确度的检验:
用透射比标准值分别为10 %、20 %、30 %左右的光谱中性滤光片,可见光区分别在440、546、635nm波长处,以空气为参比,分别测量各滤光片的透射比,紫外光区用重铬酸钾溶液分别在235、257、313、350nm波长处,以高氯酸溶液为参比,测量其透射比。

3.稳定度的检验:
在零点不受光的条件下,用零点调节器将仪器调至零点,观察3分钟读取透射比的变化,即为零点稳定性。在仪器测量范围两端向中间靠10nm处,调节零点后,盖上样品室盖(打开光门),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射比为95%(数显仪器调至100%)察3分钟读取透射比的变化,为光电流稳定性。 

4.光的检验:
可见分光计棱镜式仪器在420nm处,光栅式仪器在360nm处,紫外分光计在220nm处分别用符合规定的截止滤光片,以空气为参比,测量其透射比值,即为仪器在相应波长下的杂散辐射率。

 

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步骤与方法

1.预热仪器:
为使测定稳定,将电源开关打开,使仪器预热20min,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要连续光照。预热仪器时和在不测定时应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

2.选定波长:
根据实验要求,转动波长调节器,使指针指示所需要的单色光波长。

3.固定灵敏度档:
根据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情况,为使吸光度读数为0.2~0.7,选择合适的灵敏度。为此,旋动灵敏度档,使其固定于某一档,在实验过程中不再变动。一般测量固定在“1”档。

4.调节“0”点:
轻轻旋动调“0”电位器,使读数表头指针恰好位于透光度为“0”处(此时,比色皿暗箱盖是打开的,光路被切断,光电管不受光照)。

5.调节T=100%
将盛蒸馏水(或空白溶液或纯溶剂)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架中的第一格内,有色溶液放在其它格内,把比色皿暗箱盖子轻轻盖上,转动光量调节器,使透光度T=100%,即,表头指针恰好指在T=100%处。

6.测定:
轻轻拉动比色皿座架拉杆,使有色溶液进入光路,此时表头指针所示为该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读数后,打开比色皿暗箱盖。

7.关机:
实验完毕,切断电源,将比色皿取出洗净,并将比色皿座架及暗箱用软纸擦净。

 

使用分光光度计都有什么注意事项?
 

1)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
不测定时必须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使用寿命。
 
2)比色皿的使用方法:
①拿比色皿时:
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不要碰比色皿的透光面,以免沾污。
②清洗比色皿时:
一般先用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如,比色皿被有机物沾污,可用盐酸-乙醇混合洗涤液(1:2)浸泡片刻,再用水冲洗。不能用碱溶液或氧化性强的洗涤液洗比色皿,以免损坏。也不能用毛刷清洗比色皿,以免损伤它的透光面。每次做完实验时,应立即洗净比色皿。
③比色皿外壁的水用擦镜纸或细软的吸水纸吸干:
以保护透光面。
④测定有色溶液吸光度时:
一定要用有色溶液洗比色皿内壁几次,以免改变有色溶液的浓度。另外,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通常都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以减小测量误差。
⑤在实际分析工作中:
通常根据溶液浓度的不同,选用液槽厚度不同的比色皿,使溶液的吸光度控制在0.2~0.7。

 

分光光度计的维护和保养
 
分光光度计是精密仪器,正确安装、使用和保养对保持仪器良好的性能和保证测试的准确度有重要作用。
1.对仪器工作环境的要求
分光光度计应安装在稳定的工作台上,(周围不应有强磁场, 以防电磁干扰),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30)℃。室内应干燥,相对湿度宜控制在<85 %,室内应无腐蚀性气体,光线不宜过强。
2.仪器保养和维护方法
(1)仪器工作电压一般为220V,允许±10 %的电压波动。为保持光源灯和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在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的实验室最好配备稳压器。
(2)为了延长光源使用寿命,在不用时不用开光源灯。如果光源灯亮度明显减弱或不稳定,应及时更换新灯。更换后要调节好灯丝位置,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窗口或灯泡,避免油污沾附,若不小心接触过,要用无水乙醇擦拭。
(3)单色器是仪器的核心部分,装在密封盒内,不能拆开,为防止色散元件受潮发霉,必须经常更换干燥剂。
(4)必须正确使用吸收池,保护吸收池光学面。
(5)光电转换元件不能长时间曝光,应避免强光照射或受潮积尘。
 
 
分享到:

来源: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