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防晒霜功效测试方法与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22-12-02 22:26

虽然现在已进入冬季,但是从皮肤护理的角度来说,为了防止晒黑以及光老化引起皮肤过早出现皱纹、色斑、皮肤变粗糙等问题,做好防晒工作依旧必不可少。因此,大家对于这个一年四季都会用到的单品——防晒霜,需求也越来越高。

 

那么一款防晒霜到底好不好?防晒效果如何判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你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

 

在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27种可用的防晒化妆品成分。不同的防晒霜配方成分不同,效果也不同。这就需要依靠客观的测试手段进行判断,对防晒功效进行科学评价。

 

防晒霜分类

 

按照防晒原理划分,一般可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是通过紫外线散乱剂对光线进行散乱反射的物质,常用的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

 

化学防晒是使用紫外线吸收剂吸收光能,常用的有二苯酮、PABA 乙基己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等。

 

也有一些防晒霜使用复合防晒剂,利用防晒剂单体之间的协同效应既可增加配方的 SPF 值,又可防止由于防晒剂过量引起的皮肤过敏。

 

防晒功效评价测试

 

目前我国防晒化妆品防晒功效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人体功效评价检验方法对防晒产品的SPF、PFA及防水性能进行测试。

 

所谓SPF是指防晒指数,即Sun protection factor。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引入最小红斑量的概念,即Minimal erythema dose(MED),指引起皮肤清晰可见的红斑,其范围达到照射点大部分区域所需要的紫外线照射最低剂量或最短时间。SPF是依据引起被防晒化妆品防护的皮肤产生红斑所需的MED与未被防护的皮肤产生红斑所需的MED之比。

 

也就是说在防晒霜瓶子上标注的SPF 15、SPF30、SPF50这些SPF后面的数字都是经过试验和计算得出的比值,主要为了保护皮肤不被晒伤。

 

而PFA是指UVA防护指数,即Protection factor of UVA。同样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叫:最小持续性黑化量 ,即Minimal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 dose(MPPD),指辐照后 2—4小时在整个照射部位皮肤上产生轻微黑化所需要的最小紫外线辐照剂量或最短辐照时间。引起被防晒化妆品防护的皮肤产生黑化所需的 MPPD 与未被防护的皮肤产生黑化所需的 MPPD 之比,为该防晒化妆品的 PFA值。

 

在防晒霜瓶子上标注的PA+、PA++等主要是为了保护皮肤防止被晒黑。

 

那些在产品上标注有“防水防汗”、“适合游泳等户外活动”等字样的防晒霜同时还需要进行防水性能测试。分为一般抗水性测试和强抗水性测试,要求在受试者皮肤受试部位涂抹防晒霜并呆呆15-30分钟后,进行40分钟或80分钟的抗水性试验后测定其SPF值。

 

人体法将防晒化妆品直接在人体皮肤表面进行涂覆,对于防晒效果的测试比较直接和客观,但是由于受试者个体差异情况对测试结果也会有一定影响。此外,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要接受高剂量紫外线照射,存在对皮肤不同程度的伤害。第三,试验过程与终点环节需要依靠试验员的感官评价,不同人员的评价结果可能会有些许不同,结果不可溯源。第四,人体功效检测方法测试周期较长,一般都需要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检测费用也比较高。这些都是人体功效评价检验方法存在的弊端。

 

未来,是否能有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晒功效检测方法对人体功效评价检验方法进行补充?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