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分析和应对方法

嘉峪检测网        2021-08-18 12:56

摘要: 药品研发涉及的项目较为广泛,领域多、学科多样化,且研发周期较长、投资金额大、复杂性显著等,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药品研发期间,应按照本企业实际制定管理制度、设计药物试验方案,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制度,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如实记录各项实验数据,以此来保证申报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而在此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是关键,药品研发质量的管理水平直接对药品最终质量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探讨药品研发特点,总结提高药品研发质量管理的措施。

 

近年来,中国医药逐步呈现出了整体快速发展的趋势,在药品研发以及投入方面我国药企和国外药企之间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药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就目前来讲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还是比较低,许多大型的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并不够,因此如何利用研发投入,发挥制药企业的基础作用属于目前医药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特别是药品研发期间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药品安全和品质,从制药企业角度来讲,在药品研发过程中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研发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针对药品研发及生产具有推动作用,有利于发挥企业社会价值,现就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应对措施,将具体研究内容综述如下[本文由药研公众号整理排版]。

 

1 药品研发特点

 

目前,在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在于生产以及经营管理控制,现阶段关于药品研发的内容依然缺乏规范性的指导文件。药品研发作为系统基础创新工程之一,涉及的领域以及学科比较多,在药品研发过程中会应用多种新技术,可以依照不同工艺展开,其研发特点主要表现为质量要求高、工作量大以及研发周期长,研发目的在于通过不断的实验改进药物性能,促使药物通过审批以后尽早投入市场,尽可能满足实际消费需求[1]。

 

1.1 投入大、风险高

 

新药研发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同时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这种现象在医药行业达成了共识,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时间以后所获得的市场回报率也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面临不确定性,因此新药研发和投入与产出存在不匹配的现象。

 

1.2 涌现大量的仿制药

 

因新药研发存在的不确定性,可以综合考虑市场风险以及研发投入因素,大多制药企业已经逐步将研发方向转变为了仿制国外成功药品。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 2015 年,在我国上市的新药种类仅仅为59 例,仿制药品种类却已经超过了150 例,因此还需进一步提高国内创新药物的研发质量[2]。

 

1.3 新药审批制度较为严格

 

在我国药品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国家对于医药企业产品的审批要求也逐步提升,根据中国药品审批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于2015 年申请的药品超过8000 个,但是批准上市的药物还不足400 个,通过率仅仅为5%,随着医药产品标准化的程度不断提升,药品审批制度越来越严格,因此对于医药企业的研发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

 

2 制药企业药品研发期间存在的问题

 

2.1 研发机构很难适应需求

 

在药品研发中所涉及的项目、学科比较多,同时涉及领域相对比较广泛,因此在运行过程中突出了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投资大的特点,药品研发的难度也会围绕着注册申请分类的不同产生一定变化,研发项目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的问题。药品研发的全过程都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包含质量、研发以及生产、工程设计和储存采购等,很容易引起各部门之间配合不足的问题,导致研发效率下降。在药品研发的初始阶段中并不需要依照GMP 规范按部就班的执行相关操作,随着研发过程的进步,在中试放大以后所有的药品研发环节都需要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系下运行,由此可见在小试到中试的技术转移过程中如果缺乏研发质量管理人员全程参与以及全面的质量管理可能会增加项目数据溯源的风险性[本文由药研公众号整理排版]。

 

2.2 研发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药品研发中的方式主要包含两种,一种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自己具有固定的研发团队,自己的团队负责药品开发以及申报注册等相关项目,还有一种是将药品研发项目全权委托给其他研发机构,由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密切监控药品研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同时负责研发项目的最终申报材料审核、申报注册。如果在药品研发期间,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对于研发期间所使用的文件以及实验记录缺乏全面管理,对于原始记录保存不到位也可能在资料整理时出现记录缺失等不良现象,最终促使整个注册资料逻辑性、完整性难以把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研发人员的管理不足也可能引起知识产权以及关键技术的泄密风险。

 

2.3 缺乏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工具

 

在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很少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工具,举例说明,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应用PDCA 管理措施取得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分析具体原因在于此管理模式在应用期间并没有完全参与到药品研发的任何环节中,在管理期间未建立起持续、有效的过程,因此在具体实践期间往往存在漏洞、不足。但是,即便于PDCA 管理模式应用期间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通过深度分析以及修正后,再进行预防措施的改善,也可进一步提高整个药品研发项目的质量,甚至可取得降低项目实际成本的效果。

 

2.4 风险管理模式未有效落实

 

研发项目在实践过程中风险事件是必不可少的,区别仅仅在于风险种类以及风险大小不同而已。药品研发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于竞争风险、人才、市场和财务等方面的风险,研发项目在外包的过程主要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体现为项目风险、合同风险以及外包管理风险,在选择外包公司时其研发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都是公司执行合同按时完成所外包研发任务的重要考核内容,一旦发生外包公司项目研发能力不足或者存在项目管理不善的情况都会影响到研发项目结果[4]。

 

3 提高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研发人员培训

 

企业研发人员大多比较关注技术,自身的质量体系意识较差,成本意识薄弱,因研发工作性质在工作期间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意外情况,面对此类情况需要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研发人员药品生命周期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强化研发人员质量意识。

 

3.2 实现工作方式的标准化和流程化

 

标准化是在社会实践中制定和实施重复性事物以及相关概念的标准,以期达到统一标准后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在药品研发过程中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基准,同时结合企业特点将具体的活动内容以文件形式制定具体流程以后实现标准化,这对保障研发产品的最终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同时还具有提高研发工作效率的作用[5]。

 

3.3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药品研发过程引入ISO 质量管理制度概念,对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后再进行执行力度的提升。此外可以通过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应用,创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独有法律法规,用“四个最严”约束不顾产品质量造成人民身体健康危害的药品企业行为,要求药品企业履行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责任,承担法律后果以及刑事责任[6]。在研发过程中,完成阶段性项目以后,需要及时落实评估措施,从技术、质量等多方面实施评审,确保项目稳定实施,对于需要变更的项目还需要建立质量改进模式,保证变更项目的追溯性,此外项目结束以后药品研发的综合分析较为重要,及时落实资料申报、产业化支持以及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这对提高药品开发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3.4 健全药品质量人人监管理念

 

药品研发生产企业要做的主要措施在于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的宣传,促使人们在药品质量监督中积极参与,可推动药品企业的最高领导者直至操作员工、研发人员都具备丰富的药品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意识,从上市使用、药品研发以及生产等环节执行管理规程[7]。

 

3.5 健全药品生命周期质量风险评估机制

 

在药品研发期间质量风险管理原则的把控具有关键性作用,质量风险评估过程中以专业科学知识为基线,和保护病患相联系,综合评估药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在了解风险程度以后即刻和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以便于尽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

 

3.6 加强质量风险管理

 

新药研发的风险性比较高,在研发过程中如果存在处理不当的现象很容易造成研发失败,因此药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风险管理,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可以及时发现药品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控制和解决,帮助企业科学制定风险决策[8]。在研发过程中还需要使用科学工艺,从研发到产品批准对产品工艺进行管理。此外,在研发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原始记录展开科学管理,在试验过程中严格落实监控以及审核工作,可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7 树立正确药品研发管理意识

 

药品研发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基于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强制性措施,进而提升药品生产企业以及质量管理人员对于药品研发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药品的最终生产质量。除此以外,相关部门需要通过组建专业质量管理队伍,选择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整个药品研发过程,在研发过程中加强全面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立独立部门,全面监控、管理药品研发过程,保证研发质量[本文由药研公众号整理排版]。

 

4 总结

 

药品研发属于系统的综合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研发的过程中,如果初期阶段未能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后期阶段中全部环节均难以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因而若质量管理未能贯穿始终,可影响数据溯源与可靠性,进而增加研发风险[9]。因此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降低研发风险,对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分享到:

来源:黑龙江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