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从电动滑板车谈研发的流程

嘉峪检测网        2017-05-25 11:47

作者:civiling1204

 

群里讨论到折叠电动车的事情,觉得有意思,就以此扯扯个人目前理解的研发流程。


说起电动代步车,最近三年的流行情况是13年流行双轮自平衡车,14年流行单轮自平衡车,今年流行电动滑板车。


前两者,因为倒立摆,显得高大上,刚面市的时候可以卖上万甚至数万。等控制技术被人山寨烂了以后,我见过690块钱一辆的单轮自平衡车。一次创业的公司,卖得火的月销量4000量,销量不可谓不大,不过现在市面上有多少玩?貌似不多。


今年年初开始,忽然流行起来电动滑板车,电动滑板车随着代驾行业的兴起而兴起。开代驾的不能跑着过去,送完客人不能跑着回家,所以拥有这样一部车,平时展开,送客时折叠放后备箱,回家时再展开。满足了这些人的需求,也就有了市场。而不是炫耀了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技术,才有市场,狂拽酷炫通常没朋友……


那么研发第一步首先是了解客户需求。了解真实的客户需求是个技术活儿。10年前,我曾听一个对日本出口纺织品的公司老板说过,如果谁能提供出日本每年流行什么,缺什么货,那么年薪50万是可以的。现在很多干这个的,名曰咨询行业的,就是很高的薪水。能够准确知道客户需求固然很牛,而等大伙儿都意识到这是个客户需求时,或有一大波抢饭碗的,何况现研发,赶出来的急活儿,性能各方面只能呵呵了。那么预测多年后的客户需求,就是相当有难度的技术活儿。好多公司由此兴起,好多公司由此挂掉。电子影像时代的到来,柯达胶卷栽了,日本的数码相机火了;数码相机没火多久,手机越来越能代替卡式机了,诺基亚起来,日本的几大相机就不怎么地了;智能机时代到来,单反性能手机无法实现,诺基亚就挂了……


所以,在大企业,高级别的工程师必须具有足够长远的战略眼光。这样的人薪水如何呢?公司薪资保密,但看他们能买比奥迪A6L更贵的车,总能猜猜吧。然后就是客户的需求抽象定义成工程要求。发明流水线的福特曾经说过,如果你问客户想要什么,客户会说他们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客户只能看到传统的解决方案,未来若干年怎么玩,工程师应该通过专业水平翻译过来,原来客户要的是远距离,快速的移动。那么汽车当然比马强,未来要做的是汽车,而不是培养汗血宝马。


工程要求可能刚开始只能笼统地说几个点,而且这几个点很可能是业内大伙儿都知道的。比如汽车如何跑得更快,走的更远,坐的更舒服。这就需要进一步细化,分析研究子系统的要求。比如如何提高轱辘转速,让车跑得更快;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让车跑得更远;如何做好悬挂系统,让坐着更舒服。把这些罗列下来,按照一个合理的经验,就可以列出一个计划,5年以后,发动机要做成什么样子;传动系统和外形要做成什么样子;悬挂和座椅要做成什么样子。


按照这样的逻辑做,5年之后,10年之后,如果方向正确,那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某某设备啦。我所知道的美国几个公司,都这么干的,比如说福特的某款新能源汽车,前几年就已经做了几年的前期可行性研究,现在一大堆各种工程师,科学家还在高,到2018年能面市,研发周期长达近十年。


在这过程中,工程师需要把需求吃透,翻译成工程方向,细化成技术攻关点。做出来样机后要验证设计方案,再改进,再验证。几个轮回折腾下来,再定型。最后出厂的时候,很多问题和风险已经被处理掉,上市之后故障率就会很低。


为了未来的持续领先,研发还需要持续改进,产品面市后,需要不断收集客户反馈,总结客户抱怨,在这些抱怨上,总结设计缺陷,技术漏洞。再在下一代产品上进行版本升级,改动大的话,其实又算新一轮的研发了。


扯那么多,回来说电动滑板车。电动滑板车今年年初开始火起来。除了代驾行业,其实很多人也在用,特别是在大城市。每年的9月,由于学生入学,家长跟着来北京玩,中秋节“跑部钱进”,9月就整个北京的“堵月”。有时候一堵成个小时不得动弹,下车趴在地上用“命根子”戳地估计都比车跑得快。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比如飞车抢劫),大陆很多大城市是禁摩的,至少是不发牌限摩的。

 

电动车就成了理想的代步工具。但电动车有以下不足:


1.电动车虽然穿梭自如,但电动车价格偏高,经常成为小偷下手的对象。我在北京已经丢了6辆大大小小的各式自行车啦,电动车目标大,重量大,没法扛回家,更容易丢。


2.电动车没法上公交地铁,这一点很重要。在北京,公交地铁发达,但2公里到5公里,是最尴尬的距离。这距离,走过去费时,开车找停车位费事,等公交不能点到点切也费时灵活度差。坐地铁,走去地铁和从地铁经常面临上述的2~5公里尴尬。


基于上述缺点,基本可以总结出几个需求了,现在流行的叫“痛点”。


电动滑板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做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电动滑板车。带立杆扶把的,不带立杆扶把的,都见过啦。这都能解决上述两个痛点,可带回家,不易被偷,可扛上车,下车就骑。但不带扶把的,市面上有做到3.9kg轻的stary电动滑板车。不过这种滑板车,毕竟不是滑板发烧友,不敢玩的。轱辘小,路面适应性太差,开快了一个小石子估计都能绊倒“狗扑屎”。所以相信不会太大卖,尽管他们强调全球最轻。


带扶把的,看多了,大家你抄我,我抄你,解决来解决去,都是在解决折叠方式和前轮尺寸之间的矛盾。玩这个,如果前轮不够大,上路速度起来,很容易被小石子和台阶绊倒,同样“狗扑屎”。前轮够大,折叠就不好办,尺寸过大,整个尺寸莫名其妙的大,就这么大的尺寸,拉上公交地铁,乘务员会让你叫额外的车钱,本来就挤,其他乘客怎么看?现在淘宝,京东上热卖的,几乎没有逃出这个圈子的。


我两年前自丢了最后一辆自行车以后就考虑做一个这样的小车。当时画图,就始终无法绕开折叠后如何结构紧凑的问题,同样另一个问题就是电池重量的问题。为此想过一个方法,就是折叠后拖着走。后来自己设计了一款前双轮的后驱三轮电动滑板车。期初还是觉得很不错的,折叠后拖着走,就不必像市面上那样,强调自己重量轻的时候,牺牲行驶里程;强调行驶里程的时候彼谈重量。因为我可以理直气壮的多装电池,做重点,因为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拖着走。不详现在市面上的多数电动滑板车,“有电的时候人骑车,没电的时候车骑人”,嘿嘿。


但这样的前双轮结构在解决折叠拖行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转弯半径过大;高速发飘;路面不平时过于敏感等一系列问题。在我打算拿这个出去找投资或者推广前,自己先骑着路测。结果又一次大意,被减速坡绊倒,摔出2米多远,浑身15处擦伤撞伤,肋骨疼了一个月,内裤都磨了一个洞,要不是手机屏碎护着,小丁丁都得受伤。


这样的操控性让我决定放弃想了很久的这个方案,自己玩就是了,别祸害别人了。后来和几个感兴趣把这个当项目做的朋友联系。他们建议还是做双轮,因为前单轮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但又回到折叠与轮大不可兼得的轮回,绞尽脑汁想出所谓减重方法,事实上也不明显。


那时候,我想过绕开现有轮系与折叠的矛盾。想到过一个剪刀叉结构,后来搜网络,就发现今天微信上提及的锋鸟折叠电动车。


这个车的很好的解决了之前所说的客户需求,技术细节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1.前轮大,折叠依然方便。


2.折叠后很紧凑,占地面积小,可以立着。


3.折叠后三个轮子都在地面上,这点很重要,我做出前双轮车后拿上地铁做过长途,体验很差。主要很尴尬,立着总有个脏兮兮的轮子在人齐腰的位置,蹭着乘客就很不好,自己护着容易蹭脏衣服,别人看上去傻逼似的抱着脏兮兮的东西。


4.折叠后双轮着地,可以拖着走。


5.可以骑着坐,现在很多电动滑板都在简单加座解决,但折叠很费劲。


6.折叠更方便,不用弯腰就折叠了。


7.结构牢靠,有社友说什么刚性,什么应力集中,什么不能加缓冲的问题,没有脚蹬子的问题,确定真的研究过人家产品么?

之前那篇另一种电动折叠车,思路类似,也是很不错的作品,但设计过于复杂,部分关节受力不合理导致重量过大。个人也不看好。一定要找出锋鸟的缺点,个人感觉重量确实过大一些,刹车比较难办一些。


在淘宝众筹发现这款产品后,我立即建议小伙伴们暂停原来的电动滑板车项目。虽然当初的思路是中国市场足够大,但和当初山寨手机一样。当苹果即将出来的时候,如果知道了,还去山寨诺基亚,再大的市场,造的越多,自己挂的越快。


再看了看这个项目的团队宣传片,虽然拿出所谓美女设计师挑剔的设计等噱头,当人家14年就开始做,经过改进,展览和路测,一路走来。经过了一个我个人认识意义上的研发流程,眼光看得远,需求把握得准,细节做得足够好。如果国内大家都这么搞,所谓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还是有搞头的。


我的想法还停留在图纸上,所以,投降,认输。13年就有想法,15年才做出来,还一次没有想到人家那么周到,就该认输,没什么可说的,这是对用心的人虔诚的尊重。我没脸皮改一点点,山寨一下拿去卖。

 

分享到: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