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25-07-14 14:48
2025年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1101无菌检查法标准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年版即将实施,针对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新版药典在培养基质控、菌种选择、供试品培养要求、阳性对照规范等环节,进行了调整。对两版药典进行比对、分析和总结,有关无菌检查法关键性变化内容汇总如下:
适用范围
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械、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分析:本部分删除生物制品的描述,变更适用范围。
试验环境要求
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试验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受控环境应定期确认。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日常检验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测与控制。
分析:删除了按国家标准进行试验环境洁净度确认的描述。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
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或商品化的预制培养基。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制备好的培养基若不即时使用,应置于无菌密闭容器中,在2~25℃环境下保存,并在经验证的保存期内使用。
分析:删除了培养基避光保存的要求;调整了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及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配置方式。
培养基的适用性及无菌性检查
每批无菌检查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每批随机取部分培养基,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分析:增加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批次要求;调整了培养基无菌检查的数量,原来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做无菌性检查修改为每批随机取部分培养基进行检查。
菌种及菌液制备
菌株及菌液制备同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的抗生素类产品应选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 102〕代替铜绿假单胞菌,菌液制备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析:增加了对于抗生素类产品选用大肠埃希菌的描述。
方法适用性试验-薄膜过滤法
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要求,取每种培养基规定接种的供试品总量,采用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加培养基至滤筒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生孢梭菌的滤筒内加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滤筒内加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另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容器,加入等量试验菌,作为对照。置规定温度培养,培养时间不得超过5天。
分析:旧版采用大肠埃希菌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新版增加替代菌种铜绿假单胞菌。
方法适用性试验-直接接种法
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6管,分别接入不大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生孢梭菌各2管;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6管,分别接入不大于100cfu的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管。其中1管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要求,接入每管培养基规定的供试品接种量,另1管作为对照,置规定的温度培养,培养时间不得超过5天。
分析:旧版采用大肠埃希菌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新版增加替代菌种铜绿假单胞菌。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检验数量
是指一次试验所用供试品最小包装容器的数量,成品每亚批均应进行无菌检查。除另有规定外,批出厂产品及生物制品的原料和半成品最少检验数量按表1规定;上市产品监督检验按表2规定。
分析:删除了最少检验数量不包括阳性对照试验的供试品用量的描述。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阴性对照
供试品无菌检查时,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液、冲洗液同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实验室应基于质量风险管理的要求,根据产品特性、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人员技能与经验、数据可靠性、污染控制措施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等因素,综合评估确定日常检验过程中阳性对照试验的必要性、频次及其他要求。阳性对照试验方法同供试品检查,加菌量不大于100cfu,阳性对照管培养不得超过5天,应生长良好。
分析:增加了通过综合性评估确定阳性对照试验开展的必要性。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
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应充分考虑供试品的亲水性、疏水性及其他产品特性(如抗生素)的影响。无菌检查用的滤膜孔径应不大于0.45μm。滤膜直径约为50mm,若使用其他尺寸的滤膜,应对稀释液和冲洗液体积进行调整,并重新验证。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及过滤系统的无菌性。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
分析:增加滤膜需要根据供试品特性进行选择的要求。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直接接种法
直接接种法适用于无法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的供试品,即取规定量供试品分别等量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无菌检查时两种培养基接种的瓶或支数相等;除另有规定外,每个容器中培养基的用量应符合接种的供试品体积不得大于培养基体积的10%。
当需要检测大体积样品时,基于其后续稀释作用而制备的浓缩培养基更为适用。适用时,浓缩培养基可直接加入产品所在容器中。供试品检查时,培养基的用量和高度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分析:删除了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5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0ml等对培养基装量的要求;增加大体积样品基于其后续稀释作用选择浓缩培养基表述。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培养、观察及结果判断
将上述接种供试品后的培养基容器分别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不少于14天。对于含油性物质的培养基,每日轻微振摇,但当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检测厌氧微生物时,应尽量减少摇晃或混合,以保持厌氧条件。
分析:删除了生物制品相关的培养要求;增加了含油物质培养在非厌氧条件下需每日轻微振摇的观察要求。
来源:科标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