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检测案例

摄像头电磁兼容RE项目整改案例分享

嘉峪检测网        2025-07-05 13:26

一、产品概述

该产品为全金属结构,内分为两个腔体,其中一腔体需要做成完全封闭式腔体,腔体内为主控芯片板和一些主要功能部件,另一腔体内为连接外部设备的转接小板,小板仅有两个接口:DC5V 外接电源接口和数据传输的USB 接口。经过辐射测试发现有24MHz 倍频杂讯辐射问题。

 

 二、整改分析

(一)电路分析

此产品整个电路中,有一个典型的时钟晶振电路;其工作频率就是24MHz,经分析发现其主要的干扰源就是该晶振。

摄像头电磁兼容RE项目整改案例分享

(二) 数据分析

摄像头电磁兼容RE项目整改案例分享

摄像头电磁兼容RE项目整改案例分享

从测试数据的结果来看,超标频点全都是 24MHz的倍频,干扰能量主要是晶振频点的倍频,且能量很高,超标点比较多。要解决问题需要,从晶振电路的辐 射路径进行 EMC控制。

(三) 干扰分析

该产品外壳结构屏蔽良好,搭接处经过打磨、导电泡棉处理,但是测试超标点 改善有限,整机测试只有电源线和 USB 线引出箱体,怀疑 干扰频点是由电源线和 USB 线辐射出来的,故分别作了一下几步测试:

1、仅在电源线上加磁环,测试结果:改善不明显;

2、仅在 USB 线上加磁环,测试结果:改善仍然不明显; 

3、在 USB 线和电源都加磁环,测试结果:改善较明显干扰频点整体有所下降。

从上可得,干扰频点是两个接口带出来的,并非电源接口或USB接口的问 题,而是内部干扰频点 耦合到这两个接口所导致的,仅屏蔽某一不能解决问题。

经过近场量测发现,干扰频点来自封闭腔体内,杂讯通接口转接小板与封闭腔体 内主板相连的 USB 排线和制冷片电源耦合出来,导致整个转接小板上到处都有干  扰频点杂讯。尤其是制冷片电源线耦合的最严重,通过观察发现主板上有一 24MHz晶振下方正好是制冷片的电源线,且电源比较长,而 USB 线距离晶振稍远 一些,且比较短。

 

三、整改对策

1、制冷片电 源线要短一些,且使用铜箔将腔体内制冷片电包覆起来并与金属 体相连接地。

2、USB 排线也需要进行屏蔽接地处理; US B接口金属外壳需要与样机的相连, 建议再 USB 金属接口上设计弹片。 

3、在制冷片正负电源线与转接小板相连处各加一多孔珠进行滤波理。

外接的 USB 线屏蔽效果需要良好。(一般的屏蔽效果好的USB线要求,外层屏蔽编织网的编织率到达 85% 以 上,且编织网两端要进行较好的接地处理。)

摄像头电磁兼容RE项目整改案例分享

 

四:案例总结

经过相应的整改 和改版设计,产品最终测试数据如下:

摄像头电磁兼容RE项目整改案例分享

 

结案小结 :

晶振时钟频率高,干扰谐波能量强; 谐波 干扰 除了从其输入与出传导来,还会从空间辐射出来,若有未屏蔽的 还会从空间辐射出来,若有未屏蔽的 还会从空间辐射出来,若有未屏蔽的 还会从空间辐射出来,若有未屏蔽的  其他信号 传输线在 晶振电路 附近 经过,就会使 干扰能量耦合到传输线上,直接由 传输线带出来。

对于这类从空间耦合所导致 传输线带出干扰问题 ,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辐射源头和辐射的路径,再通过结构 屏蔽和电路滤波解决问题。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