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用于颅内动脉瘤的镁基生物可吸收血流导向装置:兔血管模型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吸收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旨在比较兔血管模型中涂覆PLLA和未涂覆(裸)MgBRFD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吸收性。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确定哪种类型的MgBRFD在人类临床应用中更具可行性。

    2024/12/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血管支架检测项目以及方法分析

    标准BS EN14299:2004规定了无菌动脉支架的术语的基本要求及对其进行评价试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主动脉,脑动脉和其颈部动脉,冠状动脉,脑内动脉,外周动脉,肺动脉,大动脉的上端和内脏上的动脉支架和血管架体,它也包括用于治疗动脉瘤和动脉狭窄,和其他血管异常的血管架体,也适用于作为封堵用的覆膜支架。

    2018/07/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开窗球扩覆膜支架研发最新进展

    开窗支架属于主动脉修复术的一部分,可精确植入以联通主要的分支动脉。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动脉必须来自正常主动脉段才能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开窗段必须与主动脉壁齐平展开,以确保充分排除动脉瘤。

    2021/02/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eShunt:介入脑积水分流管一年两次获FDA批准IDE研究

    CereVasc宣布其产品eShunt第二次获得FDA批准IDE研究,本次研究允许eShunt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aSAH)后发生交通性脑积水。在今年2月份eShunt第一次获得FDA批准IDE研究(用于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

    2022/08/11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Taurus Stent: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内瘘支架,解决EVAR术后内漏问题

    Taurus Vascular基于其对EVAR术后内漏理解,开发出一种哑铃型支架---Taurus Stent,允许通过建立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内瘘,将腹主动脉瘤与覆膜支架之间血液引流到下腔静脉中,从而减少内漏发生。

    2024/10/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国产首款新型涂层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技术解析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已经成为了治疗大或巨大的、宽颈和部分复杂动脉瘤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介入无植入”治疗理念的逐渐加深以及技术的进步,FD已经由表面无涂层产品向表面具有抗凝涂层的FD产品过渡,甚至国外也有在研究可降解FD产品,植入产品使用的风险极高,需要时间来验证临床的安全有效性,相信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小编相信未来是光明的

    2025/05/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