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电和光学设备企业核心过程质量管理控制要点及案例

嘉峪检测网        2022-01-16 22:23

电和光学设备行业小微企业的管理缺乏规划、计划,财务管理方面较为不规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微企业合同的履行,造成产品交付存在一些问题。本行业小微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更新迭代非常快,在大数据时代、5G时代,电和光学设备从芯片、元件到整机,都在加快推出高精尖、淘汰低粗慢,产品要求的变化和更新也很快。由于电和光学设备行业技术含量较高,需要配置专有化监视和测量设备较多,而小微企业又存在管理落后、资源配备受局限等情况。本文针对电和光学设备行业小微企业在“产品交付期改善”“产品要求的明确”“产品监视和测量”等3个质量管理控制薄弱环节给出控制要点和实施建议。

 

一、产品交付期改善

 

1.典型问题

 

产品只有到了客户手中,才能实现小微企业的目的,即产品交付期能解决小微企业持续生存的根本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按订单制造的小微企业普遍的交货延期在1~5个月,管理较差的按订单制造的小微企业每年的延期交货罚款占总产值的1%左右,个别小微企业甚至达到3%,这将直接影响小微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小微企业的形象以及二次签约率均会产生联动影响。

小微企业的管理缺乏规划、计划,财务管理方面较为不规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微企业合同的履行,造成产品交付期的问题。在质量和成本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产品交付期管理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另一个尺度。因此,分析给出解决产品交付期的良好实践也是解决“电和光学设备”行业难题、提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重点方向。

 

2.控制要点

 

小微企业在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首先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明确规定,明确顾客规定的交货时间、交货方式等要求;其次,小微企业应识别影响产品交付期因素,确定流程及流程中各类职能关系、过程控制要求;最后,在订单或合同执行过程中,通过协调、控制产品交付期影响因素、流程、流程中各类职能关系,达到按期交付的目标。

 

3.实施指南

 

影响交付的时间因素。很多的实践表明,控制好影响产品交付期的时间因素、明确流程中各职能接口关系,可使小微企业产品交付期得到改善。因此,应主要关注订单处理时间、安排生产计划时间、原材料采购时间、外包加工时间、进货检验时间、生产准备时间、生产作业时间、产品检验与入库时间、运送与物流时间以及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气候变化、生产异常等的其他预留时间。影响交付期的时间因素及主要内容如图1:

 

电和光学设备企业核心过程质量管理控制要点及案例

 

客户与销售之间的关系。推进式流程从客户与销售之间的关系开始。销售人员不是客户与企业的一个“传话筒”,只简单地将客户需要的数量传达给生产部,而是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得销售管理在产品交付期管理中起到一个核心作用。

 

4.检查改进

 

销售部门与公司内各部门的关系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在接到订单以后,应首先分析订单类型,如常规订单、特殊订单。对于过去曾做过的常规订单,产品尺寸规格型号没有任何的变化,仅要求数量和交期。对于从未做过的产品的特殊订单,应有不同要求。

接到特殊订单后,应立即由销售部门(人员)组织相关职能人员(技术、质量、生产、采购等)对合同进行周密评审,确认订单是否能做还是不能做,能否按照期限交货。在特殊订单合同评审中,销售、生产、技术、品质、供应、设备、行政与人事、财务等职能应以订单为中心,从各自的角度分析订单实施的可能性,在这个环节中,各部门之间应是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这种协同合作的关系可能出现在如下的过程中:

在确定订单能做后,生产人员应着手制定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时,应根据客户的性质,再会同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共同制定。生产计划也适当考虑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并做出安排。

有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确定订单跟踪人员,或将订单跟踪工作委派到生产调度、班组长等,也可直接由相关订单的销售人员进行跟单。订单跟踪人员每天应到生产车间去催货,激活每个生产环节的员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协调。通过跟单实现生产时间合理衔接,保证产品生产计划的执行。

在订单执行完成后,应定期进行产销协调沟通,对阶段订单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找到影响产销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制定策略。

小微企业可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检查,根据新的要求改进企业对交付期的管理能力。

在实施交付过程的检查时,小微企业应从是否明确了影响产品交付期的因素,以及各类因素的风险,是否明确了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明确了有关产品交付期的目标等方面切入;应结合顾客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反馈小微企业对产品交付期控制的结果,当发现超出产品交付期指标时,对小微企业是否有持续改进的机制等方面进行审核。通过检查,使得小微企业关注职能分配、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等管理机制的联动绩效,实现小微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自我检查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对于产品交付期要求确定、评审、沟通的机制是否明确,对于常规订单、特殊订单是否由相关职能人员(技术、质量、生产、采购等)对合同进行周密评审。

小微企业是否具有快速反应的机制,订单处理时间、生产计划时间、原材料采购时间、外包加工时间、进货检验与入库时间、生产准备时间、生产作业时间、产品检验与入库时间、运送与物流时间、其他预留时间等是否予以考虑,确定的时间是否合理。

小微企业是否明确了实现订单产品的交货流程,明确了例如生产计划、指令下达、采购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入库等流程中对于产品交付期的控制。

 

二、产品要求的确定

 

1.典型问题

 

电和光学设备行业小微企业产品种类繁多,产品要求本就繁杂。从摩尔定律提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我们可以看出光电产品更新迭代非常快,从而针对产品要求的变化和更新亦较快。而要制造出高精尖的产品,首先就需要充分获取和识别顾客对于产品的要求。行业内的小微企业虽然关注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但对于产品要求的内容、产品要求的获取途径、产品要求的转化和应用,在理解和执行上都较为局限和薄弱。产品要求的获取和应用,是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产品的先决条件,企业了解并掌握了产品要求的获取、转化和应用,对于企业保证和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可以提升企业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产品合格率、产品一致性、产品稳定性,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2.控制要点

 

按照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要求:应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如通过产品图纸用以明确产品的外观、尺寸、耐压、绝缘电阻等要求;通过QC工程图明确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工艺要求;通过产品标准文件明确产品的合格标准;明确岗位人员能力要求、设备清单及性能要求、元器件清单及采购要求、作业指导书、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要求等;对生产实施过程监控要求。

产品生产过程的实施和完成,应先明确想要生产的产品的要求是什么,这些要求和准则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予以明确或提出,让生产过程的管理者、操作者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保证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

 

3.实施指南

 

为了规范本过程活动、也为了避免发生运行错误,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人员能力和素质,规定关于“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的控制要求。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步骤可包括如图2中4个方面:

 

电和光学设备企业核心过程质量管理控制要点及案例

 

结合电和光学设备行业特点,企业应从网络、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多个渠道,收集产品和服务要求的信息,如GB/T 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 20239-1994彩色电视机广播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4023-1997半导体分立器件第二部分:整流二极管等。

企业应对已收集的产品和服务要求的信息进行识别,企业应识别顾客的要求,同时应充分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充分评估和应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风险。

 

4.检查改进

 

小微企业应检查控制要求的充分性、适宜性,验证控制要求是否被有效实施和满足。

小微企业可通过与管理岗位、操作岗位人员沟通,了解产品要求的获取渠道和结果,验证产品要求获取的是否有疏漏,验证产品要求是否被有效识别和确定。

小微企业应验证确定的产品要求是否会有质量问题,比如满足了某项经济指标,而可能造成产品交付后的其他质量问题。

 

三、产品监视和测量

 

1.典型问题

 

产品监视和测量是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活动,是证明自己产品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顾客要求的必要环节。

由于电和光学设备行业技术含量较高、专有化监视和测量(下称“监测”)设备较多,再加上小微企业管理意识薄弱、资源配备受局限等原因,一般会存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混乱、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的依据不明确等情况。切实有效地实施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仅能有效证实企业产品合格,也可以大幅降低不良质量成本,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2.控制要点

 

(1)产品检验和试验阶段划分和检验项目的确定

电和光学设备行业内的企业,一般存在的产品监视测量活动/阶段有:原辅材料检验和(或验证)、首件检验、过程巡检或过程检验、实验室检验、成品检验、出厂(货)检验等,其中根据企业产品不同、经营模式的不同,检验活动可以有增减和合并,但原辅材料检验、成品检验是必须存在的活动。

在电和光学设备行业的监视和测量活动中,一类由人员使用监测资源实施,另一类使用智能化设备自动实施,企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均应按照在产品实现策划过程中制定的监测要求,完整和完全地实施验证活动,不得减少验证活动、缺少验证项目、错误验证。

监视活动和测量活动是两个不同的活动,如波峰焊过程,对隧道炉温度、链条速度的监控,判断工艺条件是否满足工艺要求,这是监视活动;如成品检验过程,对产品长度、耐压进行测量,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接收准则要求,这是测量活动。

监视和测量,是由人员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或者由监视和测量设备自动完成,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得出状态数据或数值数据,然后对照产品的接收准则或者判定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判定产品合格与否。

企业应在满足标准要求、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相关方要求、企业自身要求的前提下,在监视和测量活动完成后,形成和保留实施验证活动的证据和结果,以提供企业产品满足要求的证实,并且应保证放行人员信息的可追溯性。

(2)监测和测量资源

按照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要求,当利用监测验证产品符合要求时,企业应确定并配置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资源,以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这时的资源可能是:人员、设备、仪器、工具、文件等。

在电和光学设备行业的实现过程中,绝大部分企业需要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来实现对产品的验证,如监视和测量活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偏倚、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是决定其适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从而决定了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得出结果的可信程度。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获取方式,可以是企业自己配置,也可以是委托外部进行,如国外客户委托第二方进行的验厂/验货活动、委托外部对监视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检定、委托外部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型式试验等。

 

3.实施指南

 

电和光学设备行业的企业在应用本过程模块时,可依据5M1E*的方式予以展开和应用,展开示意如图3:

 

电和光学设备企业核心过程质量管理控制要点及案例

 

(1)人员

对于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的人员,应具备能正确使用资源、得出正确的产品检验结果的能力,准确判定结果的能力。

(2)设备

监视和测量活动中所使用的设备因产品不同而种类繁杂,比如实施外观检测用的灯箱、实施尺寸检测用的游标卡尺、实施耐压测试的耐压测试仪、实施温度监测的温控仪等。组织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标准,以支撑自身所需要对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企业应从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备以及使用两个角度,来予以保证,具体如下:

对应产品的质量特征,选用功能适合、量程和分辨率适合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既要避免量程过窄或分辨率过低造成的监测不准确,也要避免量程过大或者分辨率过高所带来的资源浪费或灵敏度过高。

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前(及规定周期内),应对其偏倚、线性通过检定和校准(内部或者外部)来完成,重复性和再现性可以通过企业自行选取样品实施重复检测来完成,以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列入《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内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当由企业所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强制检定。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是一件花费较大的工作,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识别、确认、选择、实施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企业选择自己校准,需要建立一套校准控制程序,针对每一类监视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的环境要求、人员能力要求、基准要求、周期要求等要素进行规定。如果选择委托其他机构进行校准,企业首先需要考虑所选择的校准机构是否经过认可、是否具备能力、证书有效性等关键内容,还应按照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采购过程控制要求进行管控。

产品的质量特性有定量和非定量的区分,如产品的尺寸需要经过测量得出数据此为定量、产品的安装孔位通过“通止规”测试得出通过或不通过结果此为定性,针对“通止规”这类监视和测量设备,应通过规定其外径上下限,并予以定期测量验证其有效性。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软件在产品监视和测量活动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如光谱分析仪的分析软件、三坐标测量机的计算软件、产品外观缺陷检验系统的分析软件等,针对这类监视和测量软件,通过选择一家可靠的合作方是较好的选择,并且要制备好确认样件,按照需要周期对软件的监测结果进行确认,以确认其是否会发生谎报、误报、漏报等异常情况。

根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复杂程度,制定适宜的操作规程(是否形成文件根据企业实情),以指导人员正确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从而保证得出准确的监测数据。

根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特性和重要程度,对其实施适当的保养和维护活动,尽量实施预防性维护与预见性维护,而不是以(维)修代(保)养。

制定措施,以应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失效时的风险,一般可以考虑的方法有暂停使用、追溯复查等。

(3)材料

监视和测量活动中所使用的关键材料主要有标准件、供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的消耗辅助品、化学试剂等,控制要点如下:

标准件如标准电阻、标准电源等,应从正规厂家进行购买,并保证其适宜的存放条件和使用环境,避免失效;

供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的消耗辅助品最好由原厂配备,如需替换,应进行客观的比对试验,在同等使用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比对使用,可行的前提下再予以替换;

化学试剂类材料,应从正规厂家进行购买,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关注其存放和使用条件(如避光、低温等),以及关注使用期限;若涉及危化品,应按照危化品的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并对接触人员进行防护。

(4)方法

为了规范监视和测量活动、避免发生错误的操作方式,应根据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复杂难易程度,考虑制定检验操作规程(或名检验规则、检验规范、检验制度、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否形成文件根据企业实情)。

制定的检验操作规程,应明确:责任人、检验流程、检验方法、结果判定、成文信息等内容,并应保证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适宜性。

检验操作规程与监视和测量设备(如耐压测试仪)的操作要求(可以参照如耐压测试仪厂家所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结合或者合并在一起,只要内容合理和适宜,无论取什么名字或者什么表现形式都可以。

(5)环境

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环境要求,包括了产品存放和使用的环境要求、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求、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操作环境要求等,举例说明如下:

如果产品对于洁净度、温湿度、光线等环境条件比较敏感,如LED的封装、线路板的印刷等,则应在保证产品安全的环境内,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

大部分监视和测量设备,要求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工作,比如分光光度计要求测量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80%不结露;也包括一些特殊的环境要求,比如精密天平对于震动的要求,企业应根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特性,提供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工作环境,这些使用要求可以从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随机文件、网络、供应商等处获取;

提供一个能有效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工作环境,比如充足的照明、去除静电的工作台等;

应关注环境的持续有效性,比如企业配备了静电手环用以消除静电,既要关注静电手环的适用性,也要关注静电手环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持续有效地去除了静电,可以通过“静电手环测试仪”来检测静电手环的状态,也可以通过“静电测试仪”来验证去除静电的结果。

(6)测量

对产品实施了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后,应对照依据的产品的接收准则或者判定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判定产品合格与否。

应将进行比对的标准予以明确,即产品的接收准则或者判定标准: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纸质文件、实物(标准样件)、图片、影像等;通过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客户、企业自身提出/制定等多种方式获取,如电线电缆产品应严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相关要求、漏电保护器产品应严格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相关规定,不得违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内容上应保持唯一性、准确性,并要与相关方(政府、客户等)要求保持一致;应规定使用中的管理要求,如适时更新、使用条件、有效期等,并予以实施。

为了检查考核监测过程的实现情况,应根据测量活动内容和预期结果,设定活动或过程的预期目标,设定如检验工作差错率、错检漏检率、监视和测量设备有效检定(校准)率等。目标应量化、可实现,应明确责任人、规定完成时限等。

企业应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保证监视和测量活动能按照策划的安排准确执行,即由正确的人、按照正确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操作、得到正确的结果。

 

4.检查改进

 

通过沟通和查阅文件规定,了解检验人员是否掌握了产品检验要求,具有实施检验的要求,并通过后续的审核过程,来验证检验人员是否经过任命或授权,检验人员的能力是否得到满足。

通过沟通和查阅文件规定,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状态是否在有效期内。

通过沟通和查阅文件规定,了解检验用的材料的是否满足需要,是否妥善保管。

通过沟通和查阅文件规定,了解检验活动的实施是否满足检验规程的要求,检验的数据是否可靠。

 

四、产品交付期改善案例

 

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于2005年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属于电和光学设备行业。公司于2017年依据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经第三方认证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企业参加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行动”。

 

1.企业急需解决的质量管理问题

 

企业目前虽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实际生产经营管理还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全面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经营业务活动需要进一步的融合。

2019年,在小微企业活动开展前的20个合同项目中有5项未按期交付,合同履约率仅完成75%。企业产品的交付期经常不能满足合同要求,主要原因有人力资源不足、采购物资不能不及到货、喷涂等工序的生产能力不足、设备故障等问题影响交货期,导致顾客不满意,给企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改进思路

 

企业运用《关于GB/T 19001 在“电和光学设备”行业 “产品交付期改善”的应用及审核指南》,通过分析,制定了实施方案,首先按照上述指南的要求,采取了“推进式”交货流程,控制了各阶段的时间,合理安排了订单处理时间、生产计划时间、原材料采购时间、外包加工时间、来料检验与入库时间、生产准备时间、生产作业时间、产品检验与入库时间、运送与物流时间等。其次,进行设备维修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实施通用开关柜体预生产方式,在外包人员的管理上,采取了经纪人的联络方式等措施。

进行设备维修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当生产的产量加大时,涂装线的能力满足不了要求,如果外包又保证不了工期,是影响交期的瓶颈问题。公司投资50万元对喷涂线进行了改造,缩短了喷涂工序的生产时间,产量提高16倍,成本降低65%,解决了喷涂线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

投资35万元购进激光切割机、高压无油真空压缩机等设备,提高了板材切割下料的生产效率。

为了保证各种规格钢材的供应及降低板材的成本,2019年11月份公司投资15万元,购置了一套开平机和一台双梁起重机。公司只采购卷板,自己开卷下料,确保了各种规格钢板的需求,实施套裁后又降低了材料成本。

另外对数控冲床进行了改进,解决了经常故障停机耽误生产的问题。

上述共投资100多万元,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企业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实施通用开关柜体预生产方式。在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过程中,主要是柜体制作和电气设备安装两大专业,而柜体的制作生产周期较长,一旦几个大批量的订货合同同时执行就很难保证工期,因公司地处×××市,当地电业部门对电气开关柜及各种配电箱有明确规定,即规格型号很统一,差异大的只是电气部分,电气的回路、电器元件选用的厂家品牌不一样。根据这个特点,在合同中标后或委托生产明确后,合同还没有签订时,就安排通用的(一定是通用的)开关柜体生产。这提前了工期,一旦合同出现问题不订货了,这批开关柜就转入下一个合同项目,不会造成积压报废,越是在旺季越不能造成积压报废,都能够销售出去。

采用“推进式”交货流程,控制生产过程。在生产计划制定后,按照各工序的顺序逐步实施,控制好各相关过程的时间在计划之内,一步步推进,直至产品出厂交付。

在2019年11月份的《×××新城农民新村A区4#、5#、6#、7#电表箱采购项目》(项目编号:1911030)的生产过程中,按照推进式交货流程,对各阶段时间进行了控制,在品种多、数量大(510台)的情况下,完成了生产计划,保证了按期交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该项目2019年11月9日签订合同到11月30日交付,只有21天的时间,而且到了年底,可能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时间非常紧张,因该项目产品都是市电业局规定的通用开关箱及电表箱,所以在合同没有签订之前,就采用了提前生产通用开关柜体的方式,提前5天做了生产准备,进行了柜体的下料,争取了时间,另外提前进行了产品的二次线部分设计(一次线系统图由甲方提供),提前编制了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并与供方草签了采购合同,待总项目合同签字生效后,马上签订各采购合同。在生产过程中,柜体生产进度正常,特别是喷涂过程发挥了作用,保证了工期。在原材料、电器元件的进厂检验、生产过程的检验及成品检验试验中,都按照计划与生产过程同步进行,保证了在控制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在外包人员的管理上,采取了经纪人的联络方式。公司生产人员少,淡季时人员够用,可是当生产旺季时,人员不够用,只能采取临时招聘的形式,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市场上专门有一批进行开关柜生产的人员,包括电气一次线、二次线装配人员,柜体的下料、焊接人员等,但忙的时候各企业都用人,闲的时候都不用人,不是想招就能招来人的。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人员大部分是以小团体的形式出现,都有一个牵头的人员,可以看做是经纪人,如果由经纪人负责召集人员就容易得多了。于是公司采取了经纪人联络方式,通过与经纪人商谈,双方确定了互利条件,公司承诺人工费的按期支付,用信誉担保。在11月份的《×××新城农民新村A区4#、5#、6#、7#电表箱采购项目》的生产过程中,电气装配部分外雇了8个人,确保了工期,通过(下转第47页)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司的人力资源得到了保障,降低了生产旺季人员短缺的风险,公司按期支付劳务费得到了经纪人的认可,取得了诚信业绩。

 

3.质量提升的效果

 

通过运用《关于GB/T 19001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过程的应用及审核指南》,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对《质量手册》进行了换版,新版《质量手册》的特点是按照GB/T 19001-2016标准要求,采用了“过程方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确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10个管理过程,并编制了每个过程的《过程识别卡》;明确了过程的要素(过程管理者、过程绩效目标、过程输入、过程输出、过程准则方法、过程资源及过程风险和机遇);明确了为完成过程的绩效应具备的条件及控制要求;明确了各过程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过程的输入及输出,明确了与其他过程的相互联系,各过程物资、能量的传递,特别是信息的传递,确定了各过程相互联络、制约的关系,形成了一张内控网络。各过程都在这个网络下按部就班地运行,为实现过程的绩效起到了保障作用。

通过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行动活动的运行,运用《关于GB/T 19001 在“电和光学设备”行业“产品交付期改善”的应用及审核指南》等3个指南文件,公司的产品交付期得到了改进。通过采取“推进式”交货流程,控制了各阶段的时间,控制了“产品要求的确定”,控制了产品检验过程等。同时,公司通过设备维修改造,提高了生产能力,在后期交付的3项合同项目中,均按照合同要求交付时间完成,合同履约率100%。特别是在2019年11月份的《×××新城农民新村A区4#、5#、6#、7#电表箱采购项目》的生产过程中,虽然品种多、数量大,但仍按期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分享到: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