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监管召回

塑化剂危害 | 游泳圈产品购买需谨慎

嘉峪检测网        2016-09-14 17:55

写在前面:

今年上半年,上海质监局发布“塑料包书膜及书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点击复习】,主要原因是塑料书膜及书套产品中,80%以上的产品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项目不符合判定要求,存在安全风险。

近日,贵州省质监局公开的消息显示,该局在对游泳圈开展质量监测过程中发现20个样品里有13个样品中塑化剂(即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超过标准值规定。

儿童产品塑化剂超标问题再一次引起大家的关注。



游泳圈塑化剂超标危害大



依据我国国家标准GB 6675-2014《玩具安全》,游泳圈属于水上玩具,需满足标准5.3.7 条款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限值要求。检测人员计算出了各个样品的塑化剂含量。发现20个样品里有13个样品中塑化剂含量超过标准值规定。这13个样品中,有7个样品超过标准值百倍以上,超标最高值为标准值的377倍。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进入生物体后会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身体内分泌的原本机制,极大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影响生理特征。

以往曝光的塑化剂问题都是往食品中添加塑化剂,因此人们对于皮肤接触类塑料制品塑化剂超标的问题并不关注,但事实上,塑化剂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这些类固醇的激素有脂溶性的特点,很容易被皮下脂肪吸收。在夏天人接触的面积比较大,实际上跟吃进去效果一样,只不过是改变了一种吸收途径。


65%游泳圈材料厚度不合格


在检测时还发现,儿童游泳圈厚度最薄的只有0.17毫米,相对于标准要求的0.25毫米差了30%左右。检测人员对20个批次泳圈进行了检测,泳圈的厚度不符合要求的达到13个批次,不符合率达到65%。


游泳圈不等于救生圈



我国国家标准GB 6675-2014《玩具安全》中,将游泳圈界定为水上玩具,同时行业标准QB 1557-1992《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产品应在显著位置上印有安全标记。标记内容为:“注意:非救生设备,仅供在成年人监护下浅水中使用”。在抽取的20款游泳圈中,经过标识的逐一比对,发现只有5款游泳圈的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所以,游泳圈≠救生圈。


成本因素是游泳圈质量问题主因


国家标准委颁布了GB 6675-2014《玩具安全》国家标准,这个强制性标准,对儿童玩具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提出了严格的限量要求,和欧盟现行要求一致。可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标准对儿童游泳圈生产的约束作用却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艳芬介绍:国家标准里限制的六种增塑剂价格相对于新增塑剂要便宜很多,包括按新增塑剂在加工产品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一些企业工艺参数也要作调整工业装备也要作一定的调整,成本肯定会提升的。”


写在最后:

目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取得共识,并且相关的国标规定了使用限量,生产厂家就应当严格遵照执行,而不应该用成本推升的理由消极执行相关标准。针对这一现状,相关执法部门也在积极行动,推进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生产工艺中的退出。


相关阅读:

整理 | 玩具产品邻苯管控要求



分享到:

来源:深圳市英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