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行业研究

国产ECMO面临的三大挑战

嘉峪检测网        2023-02-16 20:08

2023年年初,两台国产ECMO获批上市。
 
ECMO,也叫做“人工肺”,它主要用于对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长时间的体外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就是这样一个救命神器,在此之前几乎被国外厂家100%垄断。这直接导致我国ECMO相关的关键医疗设备和配套高值耗材依赖进口,无法自行制造。
 
国产ECMO上市,填补了国内空白,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纵观全球ECMO发展,国产ECMO上市只是第一步,未来仍有不少难点亟待突破。本文将梳理国产ECMO发展正在面临的3大挑战。
 
挑战1:艰难的技术攻坚
 
在技术方面,国产ECMO主要遇到两个难题,一是产品本身的技术突破,二是ECMO缺少自己的专用行业标准。
 
ECMO设备的核心组件是血泵和氧合器,有多项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如其中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是氧合器中的一次性耗材中空纤维膜(PMP)。目前全球能够大规模稳定提供这种纤维膜的仅有美国3M公司旗下的Membrana公司。PMP材料本身并不独特,但是要制成中空纤维膜则需要独特的制作工艺。这对材料制作的精度要求很高,一方面是要让氧气能够在膜丝当中流通,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血液在膜丝外面流动,而且不能形成血栓。
 
根据已发布的消息来看,汉诺医疗已经突破了这一技术难题,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中空纤维膜制造装备、纺丝工艺以及涂层改性技术,有望实现每年5000平方米的产能。而长征医疗公司在这方面稍逊一筹,不过据负责人透露,泵头和膜肺已纳入研发计划,有望在今年开展临床验证。
 
另一方面是国际国内专用标准缺失。我国对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以及耗材还没有专用标准,企业只能参考类似的产品标准或类似的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但这些标准并不完全适合ECMO产品,因为这些标准或注册审查指导原则,更多的是适用于6小时以内的短效应用,缺少对大于24小时应用的产品检测相关的方法和要求。这将会给ECMO的研发及临床推广带来隐患。
 
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核心组件自主研发生产,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才是中国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挑战2:强力的竞争对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需要了解自身与对手的优势对比,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
 
提起ECMO,有三家绕不开的企业:美敦力、迈柯唯、Livanova。这三家公司占据了全球ECMO设备市场65%-70%的份额。而国内市场也基本由这三家垄断。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几乎所有的ECMO订单,从主体设备到一次性耗材包,都是这三家的产品。
 
美敦力(Medtronic)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集团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心血管(CVG)、微创外科(MITG)、恢复治疗(RTG),以及糖尿病(DIAB),其体外人工支持系统起源于1960年代,是在不断的收并购整合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典范。美敦力的产品集成了血气分析功能,将血气分析仪和 ECMO集成为一体,具有集成的传感器,较为便捷。
 
迈柯唯(Maquet)是全球最大的手术室、ICU医疗工程和设备供应商之一,隶属于瑞典Gentinge集团。其ECMO产品通过高度的集成技术,减轻产品重量,帮助实现更好的急救效果。
 
理诺珐成立于2015年6月23日,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一家全球医疗设备制造公司,产品包括心血管和产品调节等业务。旗下产品包括各类体外循环系统,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它的ECMO产品便携性好,具有可穿戴性,泵头和驱动系统袖珍小巧,适合应用于战场急救等场景。
 
然而,他们的产品并非完美无瑕。美敦力22年曾Ⅰ级召回了一批ECMO的离心泵系统,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电压问题发生故障。理诺珐22年两次召回了LifeSPARC系统,因为它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导致泵的长时间停止。这些故障导致了一些医疗事故,引起了部分医生和患者的担忧。
 
因此,保证产品的质量,减少事故发生,是国产ECMO产品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
 
挑战3:高昂的产品价格
 
关于国产ECMO上市,“价格”是患者关心的另一大要素。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的数据,ECMO的设备成交价为120万-350万之间,这仅仅是设备的采购费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支付更换耗材的费用、治疗费用等。平均一个治疗周期需要平均20万元的花费。昂贵的价格使小型医疗机构无法入手设备,也使得患者望而却步,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据汉诺医疗总经理李鸣涛透露,国产ECMO在提高性能的同时,设备价格预期将比同类进口设备低30%-40%。患者开机需要交纳的耗材费用,也将降低40%左右。这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而要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不能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让利,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将产品纳入医保或给予补贴。这样有利于国产ECMO惠及更多的困难患者。
 
高昂的价格是阻碍ECMO普及的重要原因,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合作解决。
 
总之,新生的“中国肺”,只是迈出了ECMO全面国产化的第一步,它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未来还将会面临许多坎坷与考验。如何平稳的走下去,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材料:
 
[1]中国政府采购网
 
[2] ECMO实现国产化 揭秘突破哪些坎.新华网
 
 

 
分享到:

来源:和义广业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