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行业研究

AI赋能智慧骨科跻身创新风口

嘉峪检测网        2022-11-15 21:49

10月11日,全球骨科研究标杆刊物Orthopedics This Week公布了其2022年度最佳新技术奖。

 

该奖项由世界上第一个结合AI(人工智能)和AR(增强现实)的脊柱手术引导系统HOLO Portal获得。

 

该系统能够精确使用AI处理术中图像自主分割和标记解剖结构,并根据术中成像提出手术规划,从而实现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实时3D可视化,使骨科手术更加“精准化”、“标准化”、“可视化”。

 

随着AI和AR技术的快速崛起,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即将迎来数智化发展浪潮。

 

以AI技术结合的骨科医学影像系统为例,据ResearchAndMarket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至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06亿美元,而中国预计将达到11亿美元。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对新技术和高质量需求迫切的医疗领域给予充分支持。《中国制造2025》《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大部署纷纷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方向列为国家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在产业需求和政策共同的驱动下,AI和AR结合下的中国智慧化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潜力可期。

 

01  诊疗服务领域智慧化

 

伴随人口老龄化,以及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传统骨科以专科医师和医院为中心的诊疗模式面临较大压力,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需求显得更为迫切。

 

依靠AI医疗人工智能服务中台的搭建,医院可以围绕患者全流程提供“诊前、诊中、诊后”智慧就医服务,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流程便捷就医服务闭环。

 

与此同时,与5G技术的普及相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保证医疗影像高清高速上传,实现远程实时交互操作、智能机器人手术等场景,这将有助于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及边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难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分级诊疗等国家新医改政策提供强有力新技术支持。

 

02  骨科内植物智慧化

 

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通过AI图像分割处理,精确搜集患者患部的各种数据,并协助3D打印技术,制造出高吻合性手术内置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节约医疗成本,使复杂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传统治疗手段的患者。

 

此外,骨科内植物内部空间也为其与传感技术的共生提供了可持续性研究方向。将AI算法下的信号调节电子设备和遥测技术整合到植入物本身或表面,可以实时提供内部环境信息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实现治疗效益与诊断功能双管齐下。

 

03  骨科手术模式与设备领域

 

机械臂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实践目前在欧美已经比较丰富。机械臂是手术的核心执行板块,可达亚毫米级,但是在骨科手术中,脊髓神经组织错综复杂,关节对位对线要求精确,这就要求配套机械臂执行的“大脑”足够精准、高效,AI和AR技术的引入势在必行。

 

目前,AI技术主要应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规划环节,作为深度学习的重要场景之一,AI技术可以协助在影像资料中对骨骼关节进行分割和识别,并且基于识别的关键点进行径线测量,解决传统透视影像技术清晰度不高、侧向重叠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医生可以基于3D图像与2D图像进行手术空间映射和手术路径规划,有效减少复杂手术的时间,改良对齐方式,减少血流量骨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在执行环节导航技术环节智能技术的引入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AI与导航系统的结合,可以实现智能匹配,精确定位能,为医生提供丰富的手术图像信息并监测手术环境和手术过程。目前,已在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及创伤外科等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AI、AR等新技术的引入为以上研究领域和应用场景带来了颠覆式的变革,也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但是医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如何将这些研究领域下的技术应用和产品迭代以更直观、更专业地方式传达给客户和公众,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可视化传播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国内医疗可视化领域的应用场景较为局限,品牌宣传和技术普及无论是在科室还是在患者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让医疗器械企业的终端客户在一次简短的介绍中就能了解到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特征与亮点,帮助营销人员更快速地获得客户反馈?直观,高效,有针对性的可视化手段不可或缺。

 

分享到:

来源: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