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热点事件

VELEX:3球囊介入导管,治疗下静脉曲张,使硬化剂安全可控可回收

嘉峪检测网        2022-04-25 23:17

静脉疾病约占外周血管疾病的60%,多发于下肢。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发病率为8.89%,即有近1亿的患者。但是由于静脉疾病不像冠脉、脑血管疾病一样致命,因此往往被忽视。但是相关疾病一旦恶化依旧造成患者死亡。

外周静脉疾病主要包括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三类,其中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静脉疾病。静脉曲张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所导致的下肢静脉迂曲、扩张,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发展到后期可能出现活动性溃疡、形成血栓。

静脉曲张前期的“潜伏”导致该病的治疗率并不高。在美国,下肢静脉曲张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23%,40-80岁的人群中男性患者约为1100万人,女性患者为2200万人,但仅有190万患者寻求治疗。

目前治疗静脉曲张主要手术疗法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以及热消融、硬化剂及新兴的CHIVA、血管闭合等微创方法。其中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目前国内外主要治疗手段,但是硬化剂治疗存在很多危害:

浅静脉血栓形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5㎜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后出现条索状硬结、红肿、疼痛;

空气栓塞:患者在使用硬化剂过程中,可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多可自行缓解,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多因硬化剂里的泡沫、药物进入肺动脉,引起空气栓塞,病情凶险;

下肢深静脉血栓:易血栓体质患者多见,硬化剂破坏血管内皮,激活凝血机制系统,导致深静脉血栓。

造成这些危害主要原因,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硬化剂注入,硬化剂会随着血流身体各处,不可控。这也是硬化剂与其它介入相比,不足之处。

 

I-VASC开发一种新型的硬化剂输送系统---VELEX,可以进行靶向治疗,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硬化剂引发的危害。

 

VELEX:3球囊介入导管,治疗下静脉曲张,使硬化剂安全可控可回收

 

 

 

VELEX

 

VELEX是一种创新的 三个球囊的介入导管 ,并设计一个独特的操作手柄。VELEX远端有一个长的中央球囊用于排空靶向静脉的血液,两个远端球囊则对血流进行隔离,在两个远端球囊之间还有一个药物输送管道,将药物注入到靶向静脉中(该段血液被排空)。

 

VELEX:3球囊介入导管,治疗下静脉曲张,使硬化剂安全可控可回收

 

按照设计VELEX能够完全控制硬化剂在血管中的分布以及血管接触时间,从而获得最佳的化学消融效果。此外,与传统硬化剂治疗相比,硬化剂用量减少、硬化剂浓度可控(血液中),且硬化剂可回收等优势,使得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变得更为安全可靠。

 

分享到:

来源:Med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