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本研究从热力学的角度出发,证实了温度不均一性是影响析锂行为的一大重要因素。基于平衡电极电位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特性,当电池内部存在温度梯度时,石墨负极上可发生显著的欠电位析锂。
2021/01/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以钴酸锂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研究了正极表面颗粒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24/11/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2024年度全球动力电池TOP10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LGES、中创新航、松下、SK on、国轩高科、三星SDI、亿纬锂能、蜂巢能源。
2025/03/30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新草案对内部存储及容量大于2kWh的含钴、铅、锂、镍工业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和汽车电池增加了再生原材料的要求,最低回收含量具体如下:
2021/06/1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据三星SDI官方消息,9月18日,公司宣布,该公司将在IAA Transportation 2024(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 2024)上展示最新的LFP(磷酸铁锂)电池、全固态电池和46型大圆柱电池。
2024/09/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日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在下一代锂电池高比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5/04/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简要介绍了锂离子动力电池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评价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的主要指标和锂离子动力电池设计的基本步骤,并结合8Ah锰酸锂动力电池的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锂离子动力电池设计过程中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计算过程以及设计过程中相关细节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2021/04/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固态电池的研究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固态电解质(SEs)的发展,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Li+迁移数(tLi+≈1)、高杨氏模量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为锂金属电极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然而,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匹配时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差,且即使在低电流密度下(<1mAcm-2)锂枝晶也容易刺穿造成电池短路,后者直接影响了SSLBs的实际应用。
2021/10/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埃迪斯科文大学(ECU)最近对可持续电池系统的进步进行了一项研究,锌空气电池已成为锂的更好替代品。
2023/08/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太蓝新能源对外宣布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4/04/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