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生物学试验中的皮肤致敏试验,有哪几种试验方法?

    根据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目前有三种测定化学物潜在皮肤致敏性的动物试验,其中包括两个豚鼠试验和一个小鼠试验。

    2024/03/0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的临床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以确认医疗器械在其适用范围下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持续进行的活动。临床评价需持续开展,贯穿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

    2022/09/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指导原则 第三部分:生物相容性/毒理学评价征求意见(附全文)

    刚刚,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指导原则 第三部分:生物相容性/毒理学评价(征求意见稿)》

    2022/11/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医疗器械全身毒性试验的理解和思考

    GB 16886 系列标准是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与检验的重要依据,如何正确的理解本标准是我们医械人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问题,尤其中新版本也进行倒计时实施阶段,笔者本着学习的态度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GB16886标准的一点想法。本文主从三个部分来谈,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及毒性试验简介、全身毒性试验标准介绍及法规要求、试验样品的选择与制备等方面进行介绍。

    2021/12/2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如何用精益原则撰写临床评价文件CER

    撰写临床评价文件CER是证明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文件,应用精益原则可以使撰写工作变得令人兴奋!

    2023/08/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如何进行医疗器械可沥滤物安全性评价

    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可沥滤物,为什么要进行可沥滤物测定,如何进行医疗器械可沥滤物安全性评价,可沥滤物研究的试验条件如何确定,分析测试方法是否一定要进行方法学验证及是否有可参考的案例。

    2021/12/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解读: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进入豁免时代

    生物相容性测试是生物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生物学评价应优先考虑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其核心原则是:能用资料分析解决的就不进行试验,能用物理化学实验解决的就不进行生物试验,能用体外试验解决的就不进行体内试验。

    2020/09/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医疗器械毒理学风险评估及ISO10993-17标准修订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对于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的医疗器械来说非常重要,且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面对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生物学评价理念、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

    2022/08/1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汽车碰撞中低压线束的失效评价方法研究

    本文从整车碰撞中电路安全性能集成开发的角度出发,对12 V 低压线束在碰撞中的失效评价准则进行研究,给出了低压线束碰撞失效评价的CAE分析方法和量化指标。

    2022/07/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探索纳米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质量控制监管新思路

    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纳米类药物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新技术、新应用、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0/09/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