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5-05-16 08:24
判断一款医疗器械是否属于免临床目录范围,可以参考如下内容进行分析:
核对产品与目录描述:
查询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最新版《免于进行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目前最新版为《免于进行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2025 年)》。
将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结构组成、预期用途、适用范围等关键信息与目录中的描述进行逐一核对。若产品与目录中的某项描述完全一致或高度相符,包括材料、功能、使用方式等方面都符合相应要求,则有可能属于免临床目录范围。
例如,目录中规定一次性使用手术刀片采用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等制成,以无菌形式提供,供切割软组织用,那么符合此描述的产品就可能在免临床目录内。
评估产品风险程度:
参考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判断产品属于哪一类风险等级。一般来说,第一类医疗器械风险较低,通常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风险适中或较高,但部分也可能因符合特定条件而免于临床试验。
如属于目录中的第二类或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进一步确认其是否满足目录中的其他豁免条件。
考量产品创新性与独特性:如果医疗器械是创新产品,采用了新的技术、材料、作用机理,或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场景、适用人群等,且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和经验支持,即使其产品名称或部分特性与免临床目录中的产品相似,也可能不属于免临床目录范围,通常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咨询专业机构或监管部门:如果对医疗器械是否属于免临床目录范围存在疑问,可咨询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疗器械审评机构或专业的医疗器械咨询服务机构,获取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参考同品种医疗器械情况:对于工作机理明确、设计定型、生产工艺成熟,且已上市的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多年且无严重不良事件记录,不改变常规用途的产品,即使不在免临床目录中,也有可能通过同品种比对等方式,证明其安全有效,从而免于临床试验,但这需要企业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并提交相关资料。
来源:器械Q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