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三种肺栓塞介入(PE)器械的设计

嘉峪检测网        2024-01-22 09:24

随着心脑血管器械的内卷,与肺介入相关的产品开始不断涌现,尤其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取栓类,成为当下的明星类产品。
 
美国市场的三大家:Inari,Penumbra,Boston Scientific是目前在肺栓塞上靠前的企业,其产品设计也极具差异化。
 
1. FlowTriever
 
毋庸置疑,肺栓塞研究,Inari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其FlowTriever的“三重叠罗汉”设计,更是开辟了一种物理取栓的新方法.
 
取栓的理念,一为机械(支架类),一个抽吸(导管),FlowTriever可以说是两者的结合。较为简单的肺血栓,直接导管抽吸,不需要支架介入;而对于难度大的,则是用支架以物理的方式取出。一个产品,两重功能。
 
而在其设计理念中,也贯穿着2点:1)导管内径最大化,2)Niti编织支架记忆性能。
 
在FlowTriever之上,Inari又做了第二代的创新:
 
1. 导管的可控弯曲
 
2. 激光切割的支架
 
应该说2代在肺取栓上,可到达的部位,以及可取栓的种类,都在不断增加和延伸。也践行了真正的研发,往往是自己革自己命,自我驱动的逻辑。
 
2. Lightning Flash
 
作为导管抽吸的集大成者,Penumbra将这个理念从神经推到了肺栓塞上,其基本产品样貌与神经几乎一致。一个抽吸泵,一根抽吸导管。
在导管端,除过一如既往的内径不断的大之外,在管体上则采用了海波管设计的方式,增加推送和韧性。而最为精彩的设计添加则是算法(压力差和流量),其优异的地方在于:
 
1. 对血栓进行检测分析
 
2. 进行病变位置的血流检测,减少抽吸时的血液流失
 
基于以上的分析,加速血栓的去除。
 
不得不说,这种带算法的方式,应该会是后续很多介入治疗的趋势。通过提前的判断和检测,得出最好的方案,达到更为精准和最小损失的治疗。
 
3. WOLF Thrombectomy
 
波科的这款产品,在市场的声音稍微小一些。但要说其设计远离,也是导管+支架(编织)的原理
 
最大的不同是,产品支架和导管是分开的,使用时套在一起。其中支架设计成竖直的纹路,而导管头端设计成漏斗形。
 
这样一边推送外部的鞘管,一边用wolf导管向前,外部支架就像动物的口一样“一口一口”的把血栓吃了进去,且连续不断。比只是通过同尺寸导管的取栓,明显有优势。
 
而波科除过该产品平台外,还有超声“溶栓”平台EKOS+,以及AngioJet™ 取栓平台。可以说在整体性和多样性上,遥遥领先。
 
整体上,导管技术,支架技术(Niti材料)是基本盘;而有源的加入,算法的增添,则是新的创新趋势。
 
 

 
分享到:

来源: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