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塑料色母料检测标准现状分析

嘉峪检测网        2021-06-03 12:58

在塑料制品检测中,色母料是重要的原料之一,也是影响塑料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塑料色母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在塑料着色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色母料不仅用来改善塑料的色彩、还可以赋予塑料各种性能,实现某些功能,比如起到标识、驱虫、增产等功效。在色母料没有发明以前,塑料着色工艺一般都是采用干法、糊状着色剂着色及色粒着色等。

 

这几种着色方法的缺点是颜料的分散性、稳定性差。尤其是干法着色颜料飞扬大,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颜料剂量也不易控制。色母料的发明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随着多功能色母料、高浓度色母料的产生,色母料的生产跨进了一大步。使用色母料进行塑料着色,不仅工艺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还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颜料在树脂中的分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色母料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

 

尤其是微电脑、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化工技术及机械制造技术在色母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于是从配色、配料、混炼造粒到包装入库全部实现自动化,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差错,保证了颜色浓度的准确性,避免了色差。

通过上面的表述大家也应该明白了,塑料制品实现五颜六色,各种功能,色母料功不可没。随着中国制造的全面发展,我国的塑料色母料行业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在研发方面都逐渐接近国际水平。

 

除了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外,我国色母料行业的话语权也逐年上升。但是,与行业形势大好的局面相比的是,塑料色母料的标准体系极不完善,甚至目前都没有一部权威的国家标准出台,有的只是几部行业标准,包括色母料的命名分类都没有标准依据。

标准的缺失必然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高性能、多功能、高附加值的色母料种类不断增加,加工方法也朝着多样性发展,如果没有广泛共识性的标准作为参考依据,那么生产方,采购方、经销商、政府机构等多方面都会带来诸多困扰,由此产生的贸易纠纷也不利于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发展。

 

如何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来打通色母料上下游产业链,提高创新成果应用,打破技术壁垒就成为国标委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目前阶段,塑料色母料的标准情况,我们下面就塑料色母料的分类、关键指标、检测标准、参考检测方法等重要方面为 大家介绍一下。

 

目前可供参考的塑料色母料标准,多是行业标准,这些行业标准的命名也大多都是根据使用的载体树脂种类命名。适合做色母料的塑料树脂主要有ABS、HIPS、PE、PP、PC、PA、PPO、PLA、PBAT、PCL等。

 

在实际应用中,有些企业也会根据颜色进行命名,如白色母料、黑色母料、功能母料、彩色母料、单色母料、化纤母料等。目前色母料的颜色主要有白色、黑色、黄色、棕色、红色、蓝色、绿色、橙色、紫色、灰色及其他颜色。

 

此外客户在订制产品时,也会根据加工方式进行分类,比如注塑母料、挤出母料、 吹塑母料、纺丝母料、滚塑母料等。

 

一、可供参考的色母料产品标准

HG/T 4668-2014 聚丙烯(PP)色母料

HG/T 4669-2014 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色母料

QB/T 2894-2007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色母料

QB/T 2893-2007 聚丙烯纤维用色母料

YD/T 3353.1-2018 通信光缆电缆用色母料 第 1 部分:光纤松套管用色母料

QB/T 4884-2015 冷热水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道系统专用色母粒

QB/T 4132-201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混配料用炭黑母粒

 

二、可供参考的色母料检测方法标准

HG/T 4767系列  颜料和体质颜料塑料加工过程中颜色热稳定性的试验

HG/T 4768系列  颜料和体质颜料塑料中分散性的评定

HG/T 4769系列  颜料和体质颜料增塑聚氯乙烯中着色剂的试验

 

三、色母料关键检测指标

塑料色母料的核心成分分析可以对载体树脂、着色剂、功能助剂进行质量检测。关键的特征性能检测指标就是稀释比、耐热性、分散性这三个指标。其他性能指标还可以检测外观、粒径、色差、水分、水迁移性、冲击强度保留率、拉伸强度保留率、有害物质等等。

 

1.分散性分析

色母料的分散性对塑料着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用于着色的颜料而言,最重要的性能就是着色力和遮盖力,着色力是颜料着色能力和效率的度量,当两种颜料使被着色物获得相同的颜色时,用量少的着色力高。遮盖力是颜料遮盖被着色物底色的能力。这两项指标与颜料的分散密切相关。一般而言,颜料的分散约好,其着色力和遮盖力就越高。色母料的分散不仅影响着着色制品的外观(斑点、条纹、光泽、色泽和透明度)、加工性,也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如强度,伸长率、耐老化性等。所以色母料的分散性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

 

2.耐热性分析

耐热性能是色母料的另一重要指标。耐热性能一般都是指采用色母料标称最高使用温度,如最高使用温度为 220℃,则表示为 220。耐热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待测色母料与要掺混的塑料制备而成的试样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受热时的抗变色能力。耐热性能可以参考HG∕T 4767.2-2014 给出的注塑成型法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主要为:使用熔体温度传感器测量介质的试验温度,或者使用浸入式温度传感器,并通过将介质从喷嘴自由排出到木板上测量介质的温度,一般试验温度是10的倍数。

 

3.稀释比分析

稀释比是表征其色母料性能重要检测指标,比如现有的色母粒的产品标准中,都将稀释比放在特征性能的位置,比如:HG/T 4668-2014《聚丙烯(PP)色母料》,命名是“色母料 PP 4 25”,25 是表示稀释比是 1:25,国内外公司介绍、标准和文献中,有采用比例的也有采用倍率。从客户应用来看添加比例有 100:0.5,100:1,100:1.5,100:2,100:3,100:4,100:5,100:7 等,当然也有些比例用倍率表示含有小数,如 100:1.5=66.666,100:7=14.286 使用起来不方便,考虑国内外的应用需求,采用稀释比的形式,即色母料重量与要掺混的塑料重量的比例,简单直观。

色母料的发展历程是从聚烯烃色母料发展到现在的通用色母料,专用色母料,多功能色母料,高浓度色母料等各个种类。作为塑料制品的主要着色方法,色母料在日用用品、家电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建立具有统领性、框架性、基础性的国家标准,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尤其是色母料的分类、命名方式,在国际标准中也处于空白阶段,由中国牵头起草相关标准,其意义也十分重大。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