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药物分析含量测定方法开发中考虑的一些问题

嘉峪检测网        2021-04-06 16:54

浅谈药物分析含量测定方法开发中考虑的一些问题

 

     同先前的《以热熔挤出技术为例的溶出方法开发探讨》一文,本文只是展示一个逻辑思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欢迎能参与讨论加以深入的探讨与扩展。

     关于定量的第一个问题,是对照品,需要拿到可接受的对照品,同时真正明白究竟以什么计,如补铁剂以亚铁离子含量计,如以不含水(结晶水、游离水)计还是以四水合物计,如以度洛西汀盐酸盐计,基于自身先明白了怎么定义方可进入后续的环节。

     进入第二个环节,通常指的是对照品/样品的溶液配制。尽可能满足的条件是溶液的溶剂可以使待分析物能稳定存在而不是易快速降解甚至检测的指标成了降解产物。如一些易氧化的组分,试剂中有意加入相应的抗氧剂;对于pH稳定性有依赖的组分,筛选相应的pH最稳定区间。如一份样品的配制过程,不单单是溶剂,也包括过程和相应的转移、容量装置。对于过程而言,要证明每一步都有存在的必要与意义,否则一切从简,消除任何一步不必要的操作。对于转移,容量装置而言,一定要符合科学性的逻辑,不宜教条。以下举几例加以论述。

     如某药物易于被氧化降解,试液中加入Na2S2O3使溶液稳定性从2小时延长至24小时;

     如某药物的分析液稳定性不佳,寻得了25% pH6.0 buffer/75% MeOH使之稳定24小时,若采用4℃控温盘,可延长至72小时。

     如尽量使移液管的体积达到1ml或更大体积,通常而言容量瓶体积的最小值为50ml。

     如肠溶微丸,能做到无需研磨,则无需研磨;如片剂,能整片投入含量测定,则无需多余处理。每一步的多余处理,都会带来相应的变量与风险。当然,样本的均匀性与代表性是事先需要考虑周全的。比如片剂直接投料测定含量,通常得以N=5为单位;如微丸测定含量,如以5粒胶囊含的微丸重量为单位而不宜发生如下:每粒胶囊内容物200mg,含量测定或中间体控制时,单次称样量50mg。

    第三个相关的通常指如HPLC的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流动相、洗脱条件、检测波长等。除了通常强调最多的根据相应的药物的性质,选对匹配的色谱柱,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假设最大吸收波长220nm附近降幅显著,也许最终优选末端吸收205nm作为检测波长。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极性很大的待分析成分而言,色谱行为常与死时间出峰的大量基质相似,尽管基质本身不一定产生信号,但是会生产大量的异常导致分析方法不耐用。

以下仅从科学性的层面列举一些案例加以探讨,欢迎可以深入的解析。

     卟啉铁的含量测定:首先,定义是测定有效成分卟啉铁这个分子,而非测定亚铁离子的含量或者说亚铁和+3价铁的总含量。这样就需要考虑一个专属性的问题。采用0.1N NaOH将样品溶解,提取过程经证明回收率在98-101%之间,采用常规C18色谱体系,流动相为0.05%的H3PO4/乙腈系统。

     某肠溶片的含量测定:将5片置于量瓶中,加入一定量pH7.4缓冲盐,超声使包衣层溶解,而后加入一定量甲醇,超声进行药物提取;提取完全后,定容至刻度。

     对于半固体剂型如乳膏等,务必考虑到死体积给整个定量带来的误差。如称取0.5g乳膏(暂定可接受范围为0.45-0.55g),则假定相应的最大死体积为0.5ml,规避相应的误差风险,定量的容量瓶的最小体积应为50ml(1%死体积误差),至于什么10ml,20ml容量瓶的做法,基本都是扯淡。

     在固体制剂的处方开发中,发现溶出值与含量值对不上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含量测定发现,片剂含量130%,溶出测试发现含量可能只有98%。在此,探讨论述一种快速判定的方式。溶出,尽管900ml体积会有误差,但是即使误差传递后,一般不会超过3%,溶出终点值对于速释常规制剂而言,偏低的部分主要在于与辅料相互作用未能溶出的部分(与水溶性或难溶性可能无关)。假如对于产品是足够了解,在45分钟的溶出曲线测试完毕后,加入0.1%的SLS,进入300RPM的Infinity Dissolution测试模式,确认溶出终点是99%,那极有可能片剂的真实含量是99%而不是含量测定显示的如130%。此时,对于含量测定复核确认的建议:降低含量测定的浓度至原先的1/10左右再行测试试试。

     大极性的半固体制剂含量测定示例:色谱条件,采用97%比例水相进行等度洗脱,如预期5分钟将各种大极性基质初步洗脱,目标物约8分钟出峰,10分钟后启动强洗脱将色谱柱中物质快速洗脱完全,15分钟时快速回复97%水相,平衡色谱系统。于样品处理模块,采用沉淀剂将大分子基质沉淀,而后采用高速离心方式获得分析清液,使待测物处于分析液体系中。做到如30分钟,可快速处理15个样品。

     以上的一些举例,主要是论述一个道理,做一个事情之前,先了解基本的信息,尽可能考虑清楚,再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同时,对于分析人员而言,真实的研究,诚实/如实的反馈,是必须做到的,不可以造假,不可以选择性数据。

 
分享到:

来源:新药仿药CMC实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