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闻臭师如何检测气味

嘉峪检测网        2018-12-12 11:28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最新研究曾指出,人类的鼻子至少能区分出1万亿种不同的气味,远远高于多年来科学界公认的1万种。但事实上,无论是1万种还是1万亿种,没有人用得上这么多:为了调制香水,一名专业的闻香师也只需要分辨并记忆400多种气味,熟悉大约3000种气味。如果说这需要一些超乎常人的天赋,作为普通人的你,只要能够分辨5种气味,就有可能成为一名“闻臭师”——检测环境中恶臭气体是否超标的嗅辨员。

 

自国家制定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嗅辨员就成为了环保系统里一项不可或缺的兼职岗位。后来,国家开始对嗅辨员进行资格考试并颁发上岗证,统一编号管理,这一工作也变得更加严格、规范。

 

臭味污染主要来自作业环境。如畜禽饲养场中的动物排泄物可产生氨气、有机胺、硫化物等恶臭;屠宰场的恶臭主要来源于动物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胺类化合物;化工厂(如肥皂厂)也排放类似氨的臭气;造纸厂因纤维发酵而散发的臭味,几里地外都能闻到;垃圾站、垃圾转运站及垃圾填埋场等的恶臭更为严重。

 

环保领域的监测仪器技术日新月异,为什么还要靠人的鼻子来嗅辨臭味呢?嗅辨员张婷婷对此解释称,恶臭往往是多组分、低浓度、低沸点各种气体物质的混合物,恶臭物质具有阈值低、感觉强度与污染物浓度对数相关的特点,因而在监测方法、扩散规律、控制技术选择方面不同于常规大气污染,作为一种感官污染,对恶臭污染的判断,必须靠人的感觉。

 

常用恶臭监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嗅觉测定法,一种是仪器测定法

 

嗅觉测定法是根据人的嗅觉来评价气味强度合适与不适的方法,测定恶臭的特征参数(嗅阈值或浓度、感觉强度)。仪器测定法用气相色谱仪或分光光度计等进行恶臭物质测定,确定臭气物质的成分与浓度。

 

恶臭污染,属于大气污染,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近些年,恶臭污染逐渐成为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而这也催生了一种新鲜的职业——闻臭师。对于恶臭是否超标,是按照普通人的耐受力确定的,鼻子是否能承受是最终依据。因此,由人进行主观鉴别并判断的嗅辨方法,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一种评判恶臭污染的方法,闻臭师的鼻子具有法律效力。

 

据了解,嗅辨员的工种在中国已存在20多年,专业的培训、专门的职业资格证以及科学的公式,让嗅辨员并非想象中那么“任性”。“近两三年来,我们嗅辨员的工作量增加了三成,说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对环境卫生越来越重视了。

 

据报道,一些地方为了加强公众参与,还招募了民间志愿闻臭师。比如,嘉兴港区就组建了以机关干部、村镇居民为代表的“民间闻臭师”队伍,他们跟随港区环保局工作人员穿梭于港区,用鼻子监督企业,为改善大气环境献计献策。

 

作为一个近几年才逐渐为人所知的新鲜职业,嗅辨员的主要职责是对从工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地采集回来的气体样本进行嗅辨,判定这些地点周边的污染状况

 

实验室才是他们的“舞台”

 

作为一个新出现不久的行业,嗅辨员们背负的“误会”还有很多,比如,大家一提起“闻臭师”,脑中首先呈现的画面就是他们到各种臭气熏天的地方去闻味儿——垃圾堆、臭河道、污水厂,甚至厕所。但其实,他们只在、而且是只能在实验室里默默工作。

 

为什么说只能在实验室里呢?中国有句古话,‘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要想准确地嗅辨,必须要在洁净的空气环境里进行。”江文冲告诉记者,每次有嗅辨任务,他们都会提前一两天接到通知,随后就再也不能去味道浓烈的地方,以免自己身上沾染上气味带到实验室,也避免嗅觉出现疲劳或者混淆。

 

因此,实验室才是嗅辨员们的“舞台”,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先将异味气体进行采集,再送到实验室让嗅辨员们嗅辨,如果确认臭味浓度超标,再由执法人员责令污染源限时治理,从而净化环境。

 

环境不改善,闻臭师行业永不退,是个充满机会的行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群加入这个行业。

 

有人说工作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然而总有一些不讲道理的奇葩工作,让人望洋兴叹,也让人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学习是那样的美好。

 

分享到: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