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热点事件

利用企业认可实验室 认证检测的风险性

嘉峪检测网        2016-09-27 09:51

  2013年7月1日实施的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机动车辆轮胎》,相对于2001年版的实施规则,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即利用生产企业的第一方实验室进行监督检验。这一制度一旦实施作为监督检验的实验室的能力和公正性就显得尤为突出,显然,已经获得第三方评审的实验室在这方面的优势明显。由于贸易和企业技术进步的原因,越来越多轮胎企业的实验室通过了认可,但由于实验室的独立性、检测细节的重视程度及人员的稳定性等原因,现阶段需谨慎利用这一资源,避免相应风险的发生。

  一、轮胎企业实验室认可现状

  在我国第三方公共实验室的评审类型有11种,采用国际通用准则或导则的有5种,分别是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ISO/IEC导则25);授权和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审查认可、验收(ISO/IEC导则25);医疗卫生系统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评审(ISO/IEC 15189和15190);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ISO/IEC 17025);检查机构认可评审(ISO/IEC 17020)。

  由于企业实验室为第一方实验室,其性质决定了绝大多数的生产企业实验室申报的是上述第4种,即适用于ISO/IEC 17025的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制度,起源于1947年澳大利亚的检测实验室认可(NATA)和1966年英国校准实验室(BCS)的认可制度。而我国开展得较晚,始于1986年的原国家标准局开展的对检测实验室的评价工作。在不到40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中国认可委签订多边互认的组织有:国际认可论坛(IFA)、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等全球组织和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等区域组织。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中不断加剧的技术标准和检验纠纷,我国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认识到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到十年的时间,仅检测实验室就从2012年底的不足1000家,增加到现在的近5000家。企业第一方实验室是近几年增加队伍中的主力军。轮胎企业的实验室也是这队伍中的一支。目前,通过CNAS认可的轮胎企业实验室共20家,包含了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及民营企业,最大的企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最小的年产值也有5亿元左右。实验室的规模也不同,有的实验室有数十人,设备原值近一个亿,覆盖产品几十种;也有的实验室只有十几个人,设备原值一百万,覆盖产品只有几种。

  相对于其他行业,轮胎企业实验室认可的比率还是比较高的,这和轮胎行业的特点有关。首先,我国轮胎企业绝大多数是出口型企业。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轮胎大国,可统计的轮胎企业527家,产值从几百万到几百亿,差别巨大。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在海外市场的占有量随着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轮胎行业更是以外向型企业为主。国际贸易核算,特别是国际客户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需求,使得企业尝到了自身实验室具备国际多边互认能力所带来的甜头。其次,是轮胎配套市场的需求。轮胎企业的技术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其能否给汽车厂家配套。汽车厂家对配套厂的技术研发能力要求通常很高,不但要看轮胎产品的测试结果,更要看用于研发和测试的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最好体现。再次,是企业技术研发的需要。企业技术研发的成果一定要通过实验室来证实,因此,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室认可,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检测水平。最后,通过实验室认可也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

  二、潜在风险

  认可的企业实验室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利用企业实验室进行CCC认证的监督检测存在一定的风险。

  1.可信性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信性。目前已有20家轮胎企业的第一方实验室通过实验室认可,这20家实验室都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服务的对象基本是本企业,实验室主要领导的任命、资源的配备,都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掌控,而不是在实验室内部。尽管按实验室认可的要求,企业法人代表会签署确保检验中心执行检测业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声明”,但当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会影响轮胎企业CCC证书的持有、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声誉,甚至会因为检测结果造成企业的生存危机时,有多少企业会“舍本逐末”,为了一个声明而放弃巨大的经济利益呢?诚然,我们不否认会有人坚守道德的底线,但在利益、前途面前,这种人能占到几成?因此,对于企业的第一方实验室出具的检测结果,认证机构应慎之又慎。为保证检测结果尽可能真实,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监控。

  2.细节

  实验室对各方面细节的注重不足,影响检测结果。轮胎安全性检测项目并不多,但由于轮胎本身的特性,诸多因素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除一些明显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负荷、速度等参数外,还有样品的调节、环境温度、气压甚至测量的手法等。如,进行高速、耐久试验的温度监控所放置的位置,超出标准规定的150mm至1000mm的要求且未及时校准;用于测量轮胎外周长的钢卷尺带有弧度;用于测量轮胎气压的气压表精度不满足标准要求;轮胎断面宽度测量没有避开胎侧的字和防擦线等等。这些虽然都算是“小细节”,但遇到临界值时,往往会左右结果判定。类似的问题在已认可的实验室仍然存在。近几年,在CNAS的努力下,实验室,特别是企业认可实验室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仍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3.人员

  实验室人员的状况是企业的第一方实验室的软肋。已获认可的实验室,尽管都经过了严格的现场试验考核,但不得不说,这些新兴的实验室和老牌的实验室之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人员素质和软件方面。反映在实验室对认可规则、准则的理解,对标准的理解和信息的收集及在检测设备、设施的管理和溯源等方面。如:轮胎外直径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只有极个别的实验室可以准确的计算结果;设备能力的受限状况不能准确的识别等。要想解决人员的问题,在目前我国轮胎企业的状态下,有相当的难度。与企业实验室的检测人员相比,企业的营销、生产和研发人员更受重视。实验室人员职位低、工资低、培训的机会少,即便是与检测相关的标准化会议也基本上是各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这也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写标准的不会检测,检测的不懂标准”的现象。企业实验室人员除受重视程度低,也必然造成实验室人员流动大。人员的不稳定性同样是影响人员素质水平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轮胎监督检验的风险之一。

分享到:

来源:质量与认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