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关于生物制药一次性储液袋辐照剂量的思考

嘉峪检测网        2022-05-04 01:12

目前行业中一次性无菌储液袋基本是通过辐照灭菌来实现无菌保证。

 

2015版药典四部1421通则项下辐射灭菌法中关于辐照剂量的制定原则描述为“γ射线辐射灭菌所控制的参数主要是辐射剂量(指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该剂量的制定应考虑灭菌物品的适应性及可能污染的微生物最大数量及最强抗辐射力,事先应验证所使用的的剂量不影响被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常用的辐射灭菌剂量为25kGy。对最终产品、原料药、某些医疗器材应尽可能采用低辐射剂量”。

 

然而,2020版药典四部1421通则项下辐照剂量的制定原则调整为“辐射灭菌工艺的开发应考虑被灭菌物品对电离辐射的耐受性以及生物负载等因素。为保证灭菌过程不影响被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应确定最大可接受剂量。辐射灭菌控制的参数主要是辐射剂量(指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灭菌剂量的建立应确保物品灭菌后的PUSU≤10-6.辐射灭菌应尽可能采用低辐射剂量”。两版药典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取消了常用辐射剂量25kGy的推荐,而且2020版药典提出了设置最大可接受剂量的要求,同时两版药典中均提及了应尽可能采用低辐射剂量。

 

这几年我去过不少国产一次性储液袋企业进行现场审计,从硬件设施来看,基本上是C级洁净区,从辐照验证来看,最差情况下(空调系统停机、最复杂产品等)生产的储液袋生物负载所需要的辐照剂量约在10kGy左右。而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不论大家的验证过程中储液袋的生物负载是多少,大家均不约而同的将辐照剂量制定为25-40kGy,明显高于产品实现无菌保证实际所需剂量,并没有根据2020版药典辐照剂量的制定原则的修订而进行同步合理的调整。

 

辐射灭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产品无菌保证,目前该行业的辐射灭菌使用Co60产生的γ射线进行辐射灭菌,该射线具有极大的穿透力,很多产品辐照后发生了明显的颜色改变,如明显发黄,并产生了明显的异味。辐射后会增加储液袋产品迁移至接触溶液的高聚物含量。储液袋的无菌保证为可见的显性风险,而浸出物迁移为隐性的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这个行业大家都在做可提取物/浸出物研究,但说实话目前为止,我审核过的很多企业该方面的技术研究报告,基本没有发现真正说得明白的安全性评价。该情况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 浸出物研究成本昂贵,哪怕是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做不到对生产过程中所有的一次性产品均进行浸出物研究

 

02 缺乏行业中公认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在上述原因下,很多企业使用厂家的可提取物数据或者自己研究的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一次性产品的浸出物数据进行孤立的评价,所以是很片面的结论。另外,生物制品终产品检验一般不会进行一次性产品迁移的高聚物含量的检验,所以无菌保证的显性风险是可识别的,涉及的主要是成本损失问题,而浸出物含量为不易识别、很难评价的隐性风险。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呼吁一次性储液袋生产企业能站到更高的高度上,根据最差情况下储液袋生物负载在能够保证产品无菌保证的基础上合理下调辐照剂量,实现从源头上更好的控制生物制品的安全性!

 

分享到:

来源:蒲公英Our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