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我国钢铁实际消费30年来首降

嘉峪检测网        2015-09-13 07:52

 

1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数据称,2014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跌3.4%7.38亿吨,是30年来首次下降。

粗钢表观消费量下降意味着实际消费增幅回落,但并不等同于实际消费量下降。中国的钢铁实际消费已经接近或达到消费峰值平台区。产量过剩,消费又达峰值平台区,中钢协认为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钢材价格难以大幅回升。

去年国内粗钢资源供应量减少,原因来自出口。中钢协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达8.22亿吨,同比增长0.9%;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8441万吨,同比增长64.5%。这意味着国际市场完全分流了去年增加的产量。

路透社分析,中国钢铁出口繁荣缘于一个“漏洞”:企业向出口的产品中掺入微量的硼,可以获得退税。中钢协的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出口钢材9378万吨,其中约40%是含硼钢。不过,自201511日起,中国取消了四个税号的含硼钢出口退税,漏洞被关闭。

统计数据亦表明用钢行业消费量并未下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20日发布的数据,对钢铁需求最疲软的房地产行业,在2014年开发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也表明用钢需求并未下降。

另外,疲软的经济和环境保护加大了钢铁行业的压力。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7.4%,是1990年来最低值。20151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保法》则加大了钢铁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挤压了钢铁企业的利润。中钢协统计表明,2014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不到1%,是工业行业中的偏低水平。

上述两方面的压力是长期的,加上钢铁行业的低增长、低价格和低效益,钢铁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发展,追求质量和效益,竞争力弱或者不环保的企业将被淘汰。

分享到: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