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如何对原材料变更后的无源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评价?

    无源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后,注册人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常需要对产品的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等进行改变。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注册人应对变化给最终无源医疗器械产品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评估,并实施有效的变更控制,将变更引起的风险降低至可接受范围。

    2021/10/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小规模医疗器械企业申请美国FDA指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1年8月1日发布了联邦公报(83 FR36598)公布了2022财政年度(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医疗器械收费标准。其中年度企业注册和器械列名费用由2021财年的5546美金,上涨到2022财年的5672美金,涨幅约2.3%。510(K)的申请费用也有2.5%的增长。需要年度更新的企业在2021年10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年度续费即可。

    2021/10/2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动物试验中的动物福利要求

    本标准对GB/T 16886标准起支撑作用, 遵循国际通用的“3R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动物试验或以非动物试验替代动物试验,当必须进行动物试验时,应利用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和实验次数,并通过人道的实验、饲养管理技术和优化措施,降低动物痛苦、保证动物生存质量,从而保证试验的科学有效性,确保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的生物学性能的动物试验符合认可

    2021/11/0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

    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应用也扩展到了医药行业[2],用于药品( 药物产品、植入物、药物递送系统等) 制造。相比于传统一刀切的给药方法,3D 打印技术在个性化药物产品的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更加符合精准医疗的概念模式。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批准首个 3D打印速释制剂左乙拉西坦( SPRITAM ) 后,3D 打印技术在药物制剂领

    2021/11/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关于加强临床试验研究者团队建设的对策探讨

    多数临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均与研究者团队人员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原则性不强、研究能力不足有关。只有加强临床试验研究者团队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临床研究高质高效发展。主要研究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者团队的总指挥,在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临床试验质量的保证者。笔者建议可以通过宣教培训转变研究者观念,完善配套政

    2021/11/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元素杂质分析方法开发有几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京召开ICH中国进程与展望座谈会中,总结中国参与ICH相关工作的进展,探讨后续工作计划。会议指出,国家药监局将加速ICH指导原则在中国的落地实施;全面深化与国际监管机构和工业界的交流合作,邀请ICH相关专家,加大对企业实施ICH指导原则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参与国际标准规则的制修订,为全球药品监管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1/12/0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速 揭榜挂帅机制补齐行业短板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医疗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也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在落地应用中仍面临着技术、产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和规划财务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2021/12/13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医疗器械QC必备的入门知识

    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QC的工作可能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还是检验。检验的对象一般是原辅材料、零部件或组件、半成品及成品等。针对无菌医疗器械而言,QC的入门检验,我认为主要有三个,环境检测、纯化水检测以及微生物检测,这三项检测关系到了器械生产的关键流程。

    2021/12/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共线评估,药品可以和其他非药用产品共线吗?

    近日,国家药监局审核查验中心更新一则关于共线生产的问答,提问内容为“:做共线风险评估并采取对应共线措施后,医美用医疗器械(如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商业化上产)可以和药品(注射剂二期临床,非商业化生产线)共线吗?”,对此国家药监局审核查验中心回答如下“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四十六条第六款规定: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

    2021/12/1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美国FDA对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要求解读

    FDA于2016年6月16日发布了ISO 10993-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指南“的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替代发布于1995年5月1日的蓝本备忘录#G95-1。该指南适用于直接或间接与人体接触的灭菌及非灭菌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内容包含了ISO10993-1的使用指导,也涵盖其他生物学评价相关标准的指导,主要内容如本文所示。

    2021/12/1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