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如何做到随机入组?

    对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来说,按照受试者入组顺序交替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是对随时入组的常见误解,随机的本质是要求每一个受试者有同等的几率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按照顺序交替入组的方式,当前一个研究对象的分组被确定时,也就决定了下一个研究对象的分组。考虑到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受试者多是有前后时间次序的入组,因此,写个文章为大家科普一下随机入组实操

    2022/11/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智能配电房用特高频局放传感器环境适应性试验

    本文对智能配电房用特高频局放传感器环境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开展了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振动耐久试验和冲击耐受试验。该传感器可以承受的最高温度为55℃,最低温度为-40℃,振动耐久试验可以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峰值为10m.s-2,冲击耐受试验可以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峰值为150m.s-2。

    2022/11/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CT影像人工智能软件的审评要点

    AI 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前景广阔,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因其不确定性带来潜在风险,目前相关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评估标准缺失,难以及时对潜在的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监督与管理。国家药监部门有必要尽快出台具体的评价标准,发布相关的指导原则、审评指南,指导企业从研发、注册申报,到临床应用,规范注册审评审批,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为产品

    2022/11/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美、日溶出曲线数据库对比研究的思考

    目前,已上市化学口服固体制剂药物质量标准中的溶出度试验,多为单种溶出介质、单点测定,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因原辅料、处方配比、工艺技术参数等关键要素改变引起变化的灵敏程度相对较弱。溶出曲线特别是不同溶出介质的多条溶出曲线,可更加全面、灵敏地反映出上述关键要素的变化。

    2022/11/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数字疗法”软件类医疗器械分类界定意见汇总

    数字疗法主要采用心理学、神经科学、康复医学、药理学等医学理论对患者进行疾病干预,如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神经科学的生物反馈疗法、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药理学的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个性化用药指导等。主要用于心理、精神、运动-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慢性病等类疾病的干预,其中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个性化用药指导主要适用于癌症等恶性疾病以及血友病等罕见病的治

    2022/11/12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激光焊接工艺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脉冲激光焊机对0.5毫米铝合金薄片焊接时,采用合适的焊接参数,焊前采用CCD实时成像技术监测母材拼接距离,定位准确后再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选用平均焊接速度≥20mm/s,能够获得焊接熔深0.4~0.7mm,熔宽0.8~1.2mm,并且焊缝成形美观的焊缝。

    2022/11/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NCM811锂离子电池高温存储性能衰退机理

    实验方案以共沉淀-高温烧结法自主合成的高镍NCM811材料为研究体系,将NCM811/石墨软包电池在60℃满充条件下进行存储实验,电池的高温存储寿命约为180天;为了提高电池的存储寿命,研究人员对存储前后的电芯进行拆解,对正极发生的相关变化进行表征分析,探究电池存储失效中正极影响的相关作用机制。

    2022/11/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脑利钠肽/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试剂技术审评要点发布(附全文)

    本审评要点系对脑利钠肽/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查看申请人是否阐述理由并提交相应的依据。本审评要点未涵盖的产品特殊性能要求,查看申请人是否依据产品特性进行了充分研究并提交相关注册申报资料。

    2022/11/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江苏省一次性使用腔镜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技术审评要点发布(附全文)

    本审评要点系对一次性使用腔镜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一般要求,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查看申请人是否阐述理由并提交相应的依据。本审评要点未涵盖的产品特殊性能要求,查看申请人是否依据产品特性进行了充分研究并提交相关注册申报资料。

    2022/11/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试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附全文)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审评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2022/12/02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