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钢中残余奥氏体为什么导致零件失效及如何影响性能?

    淬火后不转变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RA)。因此,当钢没有淬火到Mf(或马氏体光洁度)温度时,就会出现残余奥氏体;也就是说,温度没有低到足以形成100%的马氏体。由于含碳量超过0.30%的合金中的Mf低于室温,因此在室温下可能存在大量未转化的残余奥氏体,并与马氏体混合。

    2021/03/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GCr15钢轴承套圈的磨削开裂失效分析

    摘要 通过金相分析及断口观察,对GCr15钢 轴承 套圈的磨削开裂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淬火裂纹是套圈失效的根本原因,而原材料中Cr的带状偏析、套圈表面的应力集中、淬火加

    2021/11/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40Cr钢等温淬火形成的下贝氏体组织形貌特征

    对经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40Cr钢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下贝氏体的形貌特征,以明确下贝氏体与其他组织的不同之处,从而为增强下贝氏体显微组织形貌的辨认提供理论基础。

    2022/12/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奥氏体化温度对C-Si-Mn钢淬火-配分后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将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0.2C-1.6Si-1.8Mn钢在不同温度(840,870,910℃)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配分(Q&P)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该钢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2023/03/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齿轨轮深层渗碳工艺

    近几年为了提高齿轨轮(见图1)和驱动轮的耐磨性,其渗层深度已由四五年前的2.5~3mm增至3~4mm,经过近几年的应用其效果是明显的,齿轨轮的耐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一些大机组特别是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矿井仍然存在齿轨轮耐磨性差的问题。

    2018/08/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轴承套圈酸洗白斑分析案例

    某型号轴承套圈在初磨后酸洗时发现滚道有白斑出现,轴承材料为G13Cr4Mo4Ni4V高温渗碳轴承钢,该材料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轴承,工作温度可达315℃。

    2018/11/23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

  • 如何用显微硬度法测紧固件的脱碳层

    本文介绍了如何用显微硬度法测紧固件的脱碳层,主要包括:紧固件;ISO 898-1 标准;硬度试验的适用范围;硬度试验方法;硬度法脱碳试验;硬度法渗碳试验。

    2021/07/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NC38钻杆接头毛坯裂纹失效分析案例

    某石油钻具有限公司在钻杆接头毛坯调质热处理后的车外圆、内孔工序中发现,一公接头内壁上存在肉眼可见的横向裂纹,裂纹形貌异于普通淬火裂纹。

    2019/06/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齿轮的感应淬火硬化层缺陷与对策

    硬化层过浅或过深,硬化层不均原因,硬化层深度变化超过要求范围

    2019/09/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高压截止阀阀头密封面冲刷腐蚀的失效分析

    阀头基体材料为20CrMnTi,基体热处理状态为淬火+回火,其密封面通过渗WC工艺提高抗擦伤性能。

    2020/02/11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