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北科大Adv Mater:石墨烯插层二硫化钼用作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

    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理论容量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组装简便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储能系统。然而二价锌离子与宿主材料之间的强静电作用、正极材料溶解、锌枝晶生长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中性或弱酸性电解液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开发与之匹配且能够高效、快速、稳定储锌的正极材料是推动水系锌离子电池发展的关

    2021/02/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正极材料开发策略

    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之一,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小容量电池在消费电子产品、电动工具上的应用,逐渐扩展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不仅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对其能量密度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0/09/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正极粉末电阻和极片电阻相关性探究

    本文对粉末电阻和极片电阻的测试均选用基于两探针方法改进的四线法加可控压双圆盘电极,其中粉末电阻测试仪最大达到200MPa的施加压强,可使粉末压实状态与粉末在极片中的压实状态更加接近。

    2021/04/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衰减机理的深入分析

    用于高能量、低成本锂离子电池的高镍、无钴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合理组成设计有望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EV)的广泛应用,然而具有令人满意的电化学性能的正极组成尚未出现。

    2023/03/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锂电正极材料界面结构调控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较低温度条件下原位CVD反应,在超高镍单晶LiNi0.92Co0.06Mn0.02O2表面构建了一层NH4HCO3壳层。

    2025/01/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O3型钠电正极高R值稳定机制解析

    高R值使O3结构处于O3-P3相变预备态,促进快速平滑相变并降低晶格瞬时形变速率;同时拉伸钠层间隙四面体结构,抑制阳离子迁移。该机制突破了传统P2/O3混合相材料中"互锁效应"的认知,为高稳定性层状正极设计提供了新范式。

    2025/03/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中科院在下一代锂电池高比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在下一代锂电池高比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5/04/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离子导体层减弱正极-固态电解质的界面电位,增强固态电池的界面动力学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商业化应用较为广泛的新能源器件。

    2018/06/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锂电池极耳根部开裂失效分析

    本文通过在混料设计的实验,优化正极材料中的辅料配比降低极片辊压延伸率

    2024/01/14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

  • 可充电锂金属-氢气电池问世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维教授课题组提出了氢气电极作为正极的电池化学新体系,首次开发出一种可充电锂金属-氢气电池。

    2025/02/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