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生产品管

服装质量检验与改进

嘉峪检测网        2015-01-22 23:02

服装质量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在生产完成后需要经过检验确保服装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或订单的相关要求,防止不合格品的流出。企业通过严把检验关,发现质量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后续生产中采取相应措施,改进质量。

 

一、服装检验的内容
 

目前服装企业所做的质量检验多是外观质量检验,主要从服装的面辅料、尺寸、缝制、标识几方面进行检验。检验内容与检验要求如下:

1、面料、里料
①、各类服装的面料、里料、辅料洗涤后均不可褪色:质地(成分、手感、光泽、织物组织等)、图案及绣花(位置、面积)应与要求相符;

 

②、各类服装成品的面料不能有纬斜的现象;

 

③、各类服装成品的面、里、辅料不能有扒丝、破损、破洞或影响穿着效果的严重织残(粗纱、缺纱、线结等)和布边针孔;

 

④、皮类面料的表面不能有影响外观的坑、洞和划痕;

 

⑤、凡针织类服装不能有表面织纹凹凸不平的现象,且衣物表面不能有纱线接头;

 

⑥、各类服装的面、里、辅料不能有油渍、笔渍、锈渍、色渍、水印、胶印、划粉印等各类污渍;

 

⑦、色差: A、同一件衣服的不同衣片之间不能存在同种颜色不同深浅的现象; B、同一件衣服的同一衣片上不能存在严重染色不均匀的现象(款式面料设计要求除外); C、同款服装的同种颜色之间不能有明显色差; D、上下装分开的套装,上装和与之配套的下装之间不能有明显的色差;

 

⑧、凡水洗、磨洗及喷砂的面料应手感柔软、色泽正确、图案对称,且对面料没有损坏(特殊设计除外);

 

⑨、凡有涂层的面料均需涂层均匀、牢固,表面不能有残痕。成品洗涤后不能有涂层起泡、脱落现象。

 

2、尺寸
①、成品各部位尺寸与要求的规格尺寸相符,误差不能超出公差范围;

 

②、各部位的测量方法严格按要求。

 

3、工艺
①、粘衬: A、凡用衬部位均需选择与面、里料材质、颜色、缩率相适应的衬;

B、各粘衬部位要粘合牢固、平整,不能有渗胶、起泡现象,不能引起面料皱缩。

 

②、车缝工艺: A、缝纫线的种类和验色应与面、里料的颜色和质地相衬,钉扣线应与扣子的色泽相适应(特殊要求的除外);B、各缝合(包括包缝)部位不能有跳针、断线、缝边脱丝或连续开线的现象;C、各缝合(包括包缝)部位及明线处要平整,线迹的松紧要合适,不能有浮线、线套、拉伸或吃紧等影响外观的现象;D、各明线处不能有面、底线互透的现象,特别是面底线颜色不同时;E、省缝的省尖不能开线,正面不能出包;F、缝合时应注意相关部位缝份的倒向,不能扭曲,翻拧的现象;G、各类服装所有打结处不能露毛;H、凡有滚条、镶边或牙子的款式,镶边和牙子的宽窄应均匀一致;I、各种标识应用顺色线缝制,且不能有毛露现象;J、凡有绣花的款式,绣花部位应线迹平整,不起泡,不吃纵,无毛露,背面的衬纸或衬布必须抠净;K、各缝份要宽窄均匀,符合要求。

 

③锁钉工艺:A、各类服装的钉扣(包括纽扣、按扣、四件扣,挂钩,魔术贴等)要方法正确,对应准确,钉制牢固、完整无缺且没有毛露,同时注意备扣要齐全; B、锁钉类的服装的扣眼要完整、平服、尺寸合适,不能过细,过大,过小,露白或毛露; C、按扣和四件扣应有垫布和垫片,且面(皮)料上不能有铬痕或铬坏的现象。

 

④后整理:A、外观:所有服装应全身无线毛;B、各类服装要熨烫平整,不能有死褶、亮光、烫痕或焦糊的现象;C、各合缝处任一缝子的烫倒方向应整条保持一致,不能扭曲或反拧;D、各对称部分的缝子的烫倒方向应对称;E、有裤线的裤子前、后裤线需严格按要求整烫。

 

4、辅料
①、拉链: A、拉链颜色,材质正确,无脱色,变色的现象; B、拉头结实,经得起反复拉合; C、齿头吻合缜密均匀,无缺齿,缺铆现象; D、拉合顺畅; E、裙子、裤子的拉链若为普通拉链必须有自动锁。

 

②、扣子、四件扣、挂钩,魔术贴,腰带等配件:A、颜色、材质正确,不脱色,变色;B、没有任何影响外观和使用的质量问题;C、开合顺畅,且经得起反复开合。

 

5、各种标识
①、主标:主标内容要求正确、完整、清晰、不能残缺不全,并缝制在正确位置。

 

②、尺寸标:尺寸标内容要求正确、完整、清晰、缝制牢固,号型订缝正确,且与主标颜色一致。

 

③、侧标或下摆标:侧标或下摆标要求正确、清晰、缝制位置正确、牢固,特别注意不能颠倒。

 

④、洗标:A、洗标的款式与订单一致,洗涤方式图文相符,符号和文字印刷、书写正确,缝制牢固且方向正确(服装平铺与桌面时应为印有款名的一面朝上,有阿拉伯文字的在最底面); B、洗标的文字必须清晰,耐洗;C、同一系列的服装标不能打错。

 

服装标准中不仅对服装的外观质量有规定、内在质量也是重要的产品质量内容,并越来越受到质量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重视。服装品牌企业与服装外贸企业需要加强服装内在质量检验和控制。

 

二、半成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点
 

服装生产的过程越复杂,流程越长需要的检验次数和质量控制点越多。一般来说在服装完成缝制工序后都要进行一次半成品检验,这个检验通常由流水线上的质检人员或者组长来进行后整理之前的质量确认,方便产品的及时修改。

 

而对于一些品质要求较高的西装外套等服装,还会在产品的部件组合前对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如当前片上的口袋、省道、拼接等工序完成后与后片连接前要做一次检验控制;袖子、领子等部件完成后也应该在与衣身组合前做一次检验;这样的检验工作可以由组合工序的人员来做,防止有质量问题的部件流入组合加工流程。

 

加入半成品检验和零部件质量控制点后,看起来投入了很多人力和时间的浪费,但是这样可以减少返工量、确保质量,质量成本的投入是值得的。

 

三、质量改进
 

企业通过持续改进来提升产品质量,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质量改进一般通过如下方法:

 

1.观察法:通过小组长或者巡检人员的随机观察,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指出,并告诉作业人员正确的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对于新员工或这新产品上线时,这样的巡视是必不可少的,以免加工出较多需要返修的产品。

 

2.数据分析法:通过对不合格产品质量问题统计,分析主要的产生原因,并在后期生产环节有目的的改进。如服装尺寸产生了普遍的偏大或者偏小问题,就要分析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在后期生产中通过如样板尺寸调整、面料预缩、服装尺寸定位等方法来改善。数据分析为企业的质量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服装企业需要健全检验环节的数据记录,检验不仅仅是找出不合格品,然后返修,还应该为后期预防做好相应的数据积累。

 

3、质量追溯法:用质量追溯法,让出质量问题的员工承担相应的修改和经济责任,通过这个方法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不生产不合格品。想要使用质量追溯法,产品应当通过二维码或者标签上的流水号以找到生产的流水线,然后根据工序分配找到相应的负责人。

 

质量的追溯不仅可以在流水线内进行,也可以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进行,甚至可追溯到上游的面辅料供应商,服装的内在质量问题主要都是由纺织和染整过程形成的。发现这样的质量问题时要和面料供应商进行相应责任划分、最好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调整面辅料或者更换面辅料供应商。

 

分享到: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