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如何利用抽样方法做方法验证

嘉峪检测网        2021-04-22 16:34

抽样方法的方法验证

 

抽样定义

 

从物质、材料或产品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用于后续检测。

抽样不仅是在实验室以外的现场、仓库等进行样品抽取,也包括实验室内部简单抽样,如从1瓶500mL的水样中抽取1mL进行检测。

所以,一定要先进行判断,是不是实验室真的不涉及抽样(一般珠宝实验室、校准服务实验室确实是不涉及)。

 

抽样的方法验证

 

抽样的方法验证,总的流程和检测方法的验证类似,相对来讲会比检测方法的验证要简单些。主要环节如下:

 

1、确定抽样活动范围

 

确定抽样活动范围:一般是能测什么类别,才能采什么类别。各地区规定可能不太一样。

现场检测的项目,一般必须要有采样资质才行。不采样的,基本上也不会批准现场检测项目。

 

2、资源满足情况确认:

 

人员:

充分配备,检测项目多、业务量大,抽样人员也要多。经过采样相关的培训、考核,监督,资质和能力满足要求,获得授权; 

公众号[实验室ISO17025]提醒,人员“持证上岗”,是说被授权后方可正式开始工作。这个“证”实验室自己发即可,注意得在培训、考核、监督、资格和能力确认之后。

 

设施设备:

充分配备,包括采样设备、容器、运输工具、样品储存箱、消耗性材料等,即便短期不确定有没有样品,也要先配备;

必要时经过状态确认(检定、校准或核查)满足采样要求;

 

环境:

主要是设备存放环境、样品储存和运输环境,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3、编制抽样作业指导书、抽样记录表

 

也可以先由技术负责人编制sop、表格,然后安排人员培训。

一定要编制抽样作业指导书,抽样标准往往比较笼统,不够详细。

 

4、模拟抽样/实际抽样

 

一般是安排在检测方法指标验证后,模拟实验可以从抽样开始。

根据实验室目的,编制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一般是作为合同的附件,在签定委托合同之前要制定出抽样方案,这样才能明确检测项目、方法、工作量之类的,才能跟客户计算费用。

方案内容包括:

Ø 抽样对象;

Ø 抽样检测的目的;

Ø 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等等)

Ø 确定抽样点数;(要多少样品点,才能代表整体的抽样对象)

Ø 抽样地点以及位置、图示;

Ø 确定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抽样工具、容器、样品量、固定剂、质控项目、储存环境、最长保存期限等;

Ø 安全防护要求;

Ø 抽样员的选择等。

合同签订后,根据约定实施抽样。

此步骤并不是抽样完毕就结束了,需要将样品按标准方法进行检测,验证诸如全程序空白、运输空白、平行样、密码样、加标样等是否在规定的质控范围内。

实验室需保存完整的抽样方案和计划、抽样记录表、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等,作为方法验证的支撑材料。

 

5、抽样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新版CNAS文件要求实验室应评定抽样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实验室仅需要抽取8份或以上平行样,以平行样的标准偏差作为抽样引入的不确定度即可。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是简单抽样,不需要特意的考虑抽样的符合性,在进行检测方法培训、验证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连带着抽样方法了。实际样品检测的精密度其实已经包含了抽样带来的影响。

 

CNAS实验室,如果涉及现场检测,一定要关注CNAS-CL01-G005: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在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中的应用说明》。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