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AI(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未来

嘉峪检测网        2018-06-20 08:57

 近日,AI(人工智能)医药研发公司晶泰科技宣布与辉瑞制药签订战略研发合作。双方将融合量子物理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小分子药物模拟算法平台,提高算法的精确度和适用广泛度,驱动小分子药物的创新。

  此前,生物科技“独角兽”、英国BenevolentAI公司宣布从新老投资者中融资1.15亿美元,使其前期估值提升至20亿美元。这是人工智能在医药行业额度最大的融资之一。该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经筹集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

 

  事实上,除辉瑞以外,近两年,葛兰素史克、强生、默沙东、武田、罗氏基因泰克等都在以各种方式拥抱AI。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的崛起,正悄悄改变着原有生态,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

 

  5月18日,由河北省政府、以色列驻华大使馆主办,河北省科技厅、商务厅、廊坊市政府、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以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在廊坊市举行。中以双方城市代表、以色列诺贝尔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齐聚一堂,以国际化视角探讨人工智能在生物医疗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应用案例及前景。

 

  巴德年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和医疗技术结合,十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为人类养老、护理、医疗,以及整个医疗质量的提高打开崭新局面。  

 

      智之所向

  中国按下人工智能快进键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旨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发展人工智能被提至国家战略高度。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指出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同时,也指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位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技术初步具备跨越发展的能力;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逐步进入实际应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优势。

 

  在毛军发院士看来,“AI+医疗”具有四大主要功能:一是帮助医院实现管理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二是实现医疗仪器设备高度智能化,提高设备诊断准确率,提高精度;三是医药数据分析智能化;四是医药数据治理智能化。 

 

  春笋初出

  医药领域应用获初步成果

 

  人工智能的大风口当前,“AI+药物研发”正逐渐发展为一片新的创业蓝海。许多研发团队正从新药研发的细分领域入手,为耗时长、投入高的药物创新注入新动力。

 

  作为国内首家与世界顶级药企宣布战略合作的AI药物算法公司,2014年创立于麻省理工校园的晶泰科技,以计算驱动创新,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的智能药物研发技术,以解决药物临床前研究中的效率与成功率问题。该公司A轮投资来自腾讯、真格基金、峰瑞资本;B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谷歌跟投。

 

  辉瑞药物设计部负责人Charlotte Allerton表示:“与晶泰科技的合作将是提升公司计算模拟技术的良好机会,我们期待通过新的技术工具,进一步提高辉瑞对小分子药物研发的效率。”

 

  不只是辉瑞制药,此前,晶泰科技已与多家世界顶级药企和新药研究机构建立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并取得多项进展。

 

  此外,全球第一家完全集成的AI公司——BenevolentAI公司则致力于应用人工智能开发针对疑难疾病的新药。该公司同时拥有药物发现和临床开发能力,其拥有的先进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成功率和更短的研发流程打破了医药行业的传统模式。BenevolentAI目前的药物研发产品组合表明,该公司可以将早期药物研发时间缩短4年,并有潜力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中,大幅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BenevolentAI早先曾进行部门划分:专注药物研发支持的是BenevolentBio;负责AI引擎开发及开拓应用领域的是BenevolentTech。公司创始人Ken Mulvaney表示,目前Bio部门已有两种非癌症领域的新药进入后期研发,其中一种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已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另一种药物用于治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与目前最好的对症药物只能为患者延长3个月生命相比,此药将取得显著突破,预计需要5年进入临床阶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药物研究有两个核心问题——寻找靶点、对药物结构进行优化。AI在靶点发现以及新的化合物合成,特别是分子结构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据他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也有专门机构在进行AI相关应用的学术探索。

 

  事实上,不只是新药研发,AI在医疗健康和医疗器械领域应用获得的初步成果也已走入大众视线,其中不乏中国企业的身影。

 

  2月3日,复星医药在公布实践孵化项目——专业从事医疗影像AI产品研发的“杏脉科技”团队时,发布了公司首款肺部AI早筛应用产品“PRO-ZERO”。

 

  5月11日,由阿里健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团队共同研发的“瑞宁助糖”人工智能医生在上海亮相。

 

  此前,阿里健康曾于2017年推出“Doctor You”医疗AI的CT肺结节智能检测引擎。该产品可对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和识别,标记筛查出的疑似结节。“我国医生结构不完全合理,医疗资源分配也不均衡,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比较大。基本上30%~40%的城市人口占用了80%的医疗资源。在总的医疗资源不多的情况下,发展智慧医疗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毛军发院士表示。 

 

  上下求索

  打好大数据根基为要务

 

  毛军发院士以著名的人工智能AlphaGo为例指出,无论是战胜李世石的AlphaGo还是升级版的AlphaGo Zero,都离不开大数据。高质量的大数据是“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石。

 

  “人工智能离不开大数据。在世界各个领域,我国的相关数据应该是最丰富的。从冷数据,如人口、疾病的种类、超大城市治理,到热数据——不断变化的数据,如股票交易、交通运输、医疗数据等,丰富的大数据将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提供良好基础。”毛军发院士表示。

 

  “中国人口多,病人相对也多,要说医学领域真正的大数据,恐怕没有比中国再‘大’的了。只是我们目前获得的大数据质量不理想。”巴德年院士指出,大数据的质量应该继续提高,以确保中国的大数据是好数据、有用数据,这是将来发展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专注于医疗影像的数坤科技CEO马春娥表示,对需要大数据“喂养”以获得成长的AI产品而言,大数据的质量决定了AI产品的准确性。“在数据阶段就要打好基础,以此为基础的AI产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华夏幸福执行总裁、产业发展集团总裁赵威表示,极具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的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战略新兴产业或将在未来掀起投资浪潮。

 

  毛军发院士提出,在AI医疗五大应用场景——医疗的虚拟助理、病例与文献分析、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及基因测序中,如何从“弱人工智能”进化到真正疗效高、落地易的高水平人工智能,如何对新兴技术实施高效监管,是中国医药研发团队必须解答的新课题。

分享到: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