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不同种类的电容器依据自身性能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路

    合理的电容器选型可以避免许多质量问题和电路信号问题的出现.有时候,正确的选型甚至比合理的电路设计更重要. 选型因此成为复杂电路系统制造工程的一环必须得到电容器生产厂家和电路设计者的共同重视,这一步骤对双方都非常必要.

    2021/06/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CTD资料中杂质研究的经典案例

    本文针对目前CTD申报资料中杂质研究相关问题做了一些研究:CTD格式中杂质控制的考虑要体现在CMC的各个环节,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质量控制”模块;CTD格式的特点之一是研究内容模块化呈现,但需关注杂质分析与控制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不能割裂各项内容的必然联系和有机统一;从杂质谱分析入手确立科学的杂质研究基本思路;分析方法的验证应具备针对性和全面性。

    2021/07/0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实验动物管理,保证实验动物质量,支撑科技创新,保障实验动物福利,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技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1988年发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见附件)。

    2021/08/0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概况及相关思考

    本文概括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开展的过程,总结了试点工作的特点和取得的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实施过程中在注册人和备案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委托方和受托方权责划分、监管职责划分等方面的思考。为下一步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全面实施提出了建议。

    2021/08/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主流固体制剂填充与黏合剂的特点

    近些年,口服固体制剂药用辅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功能性得到了空前的关注。无论何时,价格一直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但是考虑价格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保证药品辅料的质量。因此,笔者以乳糖、纤维素衍生物、磷酸盐、甘露醇为例从经济性与技术性评价两方面,分析了其主流固体制剂填充与黏合剂的特点,以便为口服固体制剂中药用辅料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2021/08/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确保成品剂量均一性的4大制粒技术

    固体口服制剂的生产受物料颗粒质量属性的影响,所用的物料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如物料的含量均匀度以及流动性等。制粒是通过凝聚技术,使颗粒增大,从而有效改善物料流动性的的一种技术。目前有多种成熟的制粒方法,大体上分为湿法制粒与干法制粒,我们需要根据自己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粒方式。

    2021/08/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品变更管理法律体系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在2019 年《药品管理法》与2020 年《注册办法》的框架下,规定了药品变更的分类管理原则,确定了审批、备案和报告的事项范围,以及相应的提交和沟通程序,取得了很大进步。对于各种变更的具体评估标准与技术要求,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指南文件,使得我国药品变更管理更加体系化、科学化,着重考量变更对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可能影响,依据风险的不

    2021/08/2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FDA的ASCA合格评定认证计划

    基于2017年FDA对“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514条所做的修正,以及2017年“医疗器械使用者费修正案”的颁布,FDA正在实施一项名为“ASCA合格评定认证计划(以下简称ASCA)”的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提高审核员对医疗器械测试的信任来减轻监管负担,从而帮助FDA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器械。除了特定情况外,FDA通常会接受ASCA认可的测试实验室提供的

    2021/09/0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无菌控制中的质量管理五要素

    “无菌制剂”,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定义简单到都不需要额外的引申解释,但它却被很多制药人认为是严要求,高标准的药品。笔者在有次筛选无菌原料药CMO(非头孢类)时发现,可选厂家真的是寥寥无几。无菌制剂难,由此CCS也一直伴随着它成长。笔者认为,CCS的控制就是无菌制剂在“人机料法环”各方面的具体控制措施。文中就笔者对CCS的理解,做些

    2021/09/11 更新 分类:生产品管 分享

  •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在汽车轻量化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减少汽车燃油用量已成为改善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轻量化迫在眉睫。汽车轻量化是在满足汽车使用要求、安全性能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将结构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与多种轻量化材料应用集成,实现汽车整备质量减重。汽车轻量化可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保护乘员安全,已成为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其中,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汽车轻量化的关

    2021/10/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