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IND是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前向监管机构提交的申请,需证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初步)、质量可靠性。申请通过后,才能获得开展人体临床试验的许可。以下主要阐述生物制品IND前的主要药学工作框架。
2025/03/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体内外桥接技术是通过建立模型,将体外评价与体内评价建立相关性。具体来讲,采用体外研究结果,通过模型,预测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实现药学研究与临床试验的对接,以提高临床试验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发时间,为制药企业节约药物研发成本。
2020/08/26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12月22日,吉利德发布公告称,其注射用HIV候选药物lenacapavir多达10项临床试验被美国FDA进行了临床暂停。理由是担心药液与储存药液的硼硅酸盐玻璃小瓶之间的相容性。硼硅酸盐玻璃小瓶有可能与药物溶液相互作用,在lenacapavir药液中产生“亚可见”的玻璃微粒。
2021/12/26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2015年7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以下简称117号公告)。为进一步做好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和核查工作,
2015/09/01 更新 分类:其他 分享
2015年8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情况的公告》(2015年第169号),有1094个品种提交了自查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对所涉及到的药
2015/10/03 更新 分类:其他 分享
近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8年8月16日,本次草稿主要修订4方面的内容:(一)完善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二)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三)优化审批程序;四)完善上市后监管要求。
2018/07/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消息,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理念已成为当前药物研发的核心指导思想。为了指导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起草了3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相关指导原则,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2022/08/1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为了更好地应用于日益复杂临床试验,ICH 于 2017 年初发布了“GCP 革新”的反思文件[3],计划在《E8(R1):临床研究的一般考虑》修订取得进展后启动对 E6(R2)的修订。
2023/09/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迅速,国内单抗药物临床研发和注册申报趋势逐渐由生物类似药向差异化创新药转变。笔者通过梳理创新单抗药物申报临床阶段药学研究的共性问题,提出创新单抗药物临床准入药学技术要求和关注点供行业借鉴和探讨,以期加快推进创新单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
2021/06/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多数临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均与研究者团队人员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原则性不强、研究能力不足有关。只有加强临床试验研究者团队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临床研究高质高效发展。主要研究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者团队的总指挥,在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临床试验质量的保证者。笔者建议可以通过宣教培训转变研究者观念,完善配套政
2021/11/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