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关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10个答疑解惑

    单克隆抗体、mRNA/DNA疫苗、CAR-T细胞等是时下流行的生物制品,在疾病预防、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技术大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发展,共同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今天,在这里,想以问答的形式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单克隆抗体药物(mAbs)的发展情况,此类药物在自身免疫病以及癌症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1/03/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电工产品的电磁兼容相关标准要求

    电磁兼容(EMC)最浅显的解释是“在电磁环境中共存的能力”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中有关电磁兼容的名词术语中给出了它的定义为:“电磁兼容是设备和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根椐IEC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用一种通俗说法:EMC就是研究设备或系统的电磁骚扰和抗扰度的问题,也就是说所有的电子设备既不要

    2021/03/03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的电子天平期间核查和日常核查的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意义

    电子天平是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最常见的称量器具,电子天平的合理使用和维护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计量法》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的电子天平应定期定点由经授权的法定计量部门进行强制检定,按照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1]实施,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

    2021/03/03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可降解高纯镁棒通过复合信号通路促进牵张成骨新生骨钙化过程

    牵张成骨是治疗复杂骨缺损的有效方法,新骨形成及钙化不良是该技术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高纯镁棒作为髓内导向器用于大鼠股骨牵张成骨模型,结果表明随着高纯镁棒的逐渐降解,镁离子可以有效地促进新生骨钙化。进一步RNA-seq和生信分析发现该过程可能是通过镁离子调节Ptch蛋白激活Hedgehog-alternative Wnt复合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2021/03/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探究创新药物理化性质的底层逻辑

    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根据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快速推断其类药性(类药性,即赋予一个化合物良好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安全性性质。),将大大的提高药物研发速度,而影响药物类药性的内在因素就是药物理化性质以及其生物学性质,而影响药物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就是药物分子最基本的结构特征,即化学中常说的结构决定性质。

    2021/03/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物的晶型定量分析方法介绍

    药物的晶型对制剂的稳定性、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等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仅定性分析原料药或制剂中的晶型不可以满足药品的质量控制要求,为了测定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晶型的含量(特别是容易发生转晶变化的晶型),从而更为精准的控制药品的质量,对于晶型药品质量控制应优先选择定量分析方法。

    2021/03/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现场金相复型技术的试验原理、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显微组织是力学性能的评价依据,通过金相检验来分析材料显微组织成为评价设备安全状况的重要方法。对于不允许破坏性取样的显微组织检验,只能通过现场金相检验的方法,利用便携式金相显微镜或金相复型技术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当检验一些形状复杂、空间位置受限的部件,便携式金相显微镜无法放置使用时,利用金相复型技术进行金相检验就展现出了很好的优势

    2021/03/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飞机金属结构防护层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损伤行为与失效预测模型

    飞机金属结构表面防护层是结构腐蚀损伤的第一道防线。在飞机金属结构的服役过程中,结构表面防护体系首当其冲。具有表面防护体系的飞机结构,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在腐蚀介质及载荷的耦合作用下,其表面防护层往往在偏离预期的保证期出现脱落、裂缝或裂纹、起泡等,从而导致防护层失去起保护作用,使得腐蚀介质不断侵入,对基体材料构成腐蚀。为了保障涂层的可靠性

    2021/03/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多频超声内窥镜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医用声学室研究团队在合作企业的支持下,在已掌握的单频超声探头研制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基于压电复合材料的兼具成像分辨和成像深度的多频大带宽超声探头。该探头能够在12MHz、20MHz和30MHz三个不同的工作频率协同工作(同步或异步,同步指几种频率同时工作,异步指几种频率工作于不同时间),进行不同频率图像的融合

    2021/03/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研究经历了从使用专用血管腔内器具到商品化通用血管腔内器具的发展过程。只有可以应用更多商品化血管腔内器具,才能完成更多的手术程序,才能适用更多种类的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未来的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将具有一定的力反馈和视觉反馈功能,并具备半自动和导航功能。

    2021/03/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