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诊断仪器中的微流控盒设计小技巧

    自1990年代开发出第一批商用POCT仪器以来,微流控技术以卓越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厂商的青睐,尤其在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微流控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利用基本控制方程研究流体流动的物理过程,是微米级的流体科学。微流控系统降低了实验的复杂性和规模,为诊断仪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2021/11/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N22、DN、滑石粉、白炭黑等成核剂对尼龙6注塑成型及性能的影响

    本文对成核剂在尼龙6中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晶动力学等微观层面,作者选择较为常见的2种有机成核剂和2种无机成核剂分别用于尼龙6的注塑加工,研究了成核剂种类、用量对尼龙6注塑成型效果及其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实际加工应用的影响,以期对尼龙6产品开发及加工应用提供指导。

    2021/11/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元素杂质分析方法开发有几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京召开ICH中国进程与展望座谈会中,总结中国参与ICH相关工作的进展,探讨后续工作计划。会议指出,国家药监局将加速ICH指导原则在中国的落地实施;全面深化与国际监管机构和工业界的交流合作,邀请ICH相关专家,加大对企业实施ICH指导原则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参与国际标准规则的制修订,为全球药品监管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1/12/0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中国新冠疫苗开发技术路线概述及即用型初包装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由Covid-19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严重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安全。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和便捷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2021年7月31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已突破16.5亿剂次,新冠疫苗无疑是建立免疫防线,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武器。

    2022/01/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Nature Materials:稳定非腐蚀性磺酸盐助力4V级锂金属电池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在高电位(4.2 V vs. Li+/Li)下对Al集流体无腐蚀性的新型锂盐---锂(二氟甲烷磺酰)(三氟甲烷磺酰)酰亚胺(简记为LiDFTFSI),将这种锂盐配制成电解液后能够满足4V级Li-NCM111锂金属电池的应用。

    2022/02/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长春应化所王帆等AM:生物创可贴,可用于癌症治疗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致命的恶性肿瘤,其能表达黑色素细胞并可能在任何部位发病。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侵袭和迁移特性,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承担肿瘤复发的高风险的同时,也很难完全消除整个肿瘤组织。而对于新兴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来说,肿瘤的耐药性和低免疫治疗活性仍然是重大挑战。因此,开发黑色素瘤治疗的新型替代策略意义重大。

    2022/02/20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异丁烯聚合物在眼科方面的应用

    聚(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SIBS”)是一种可长期植入体内的生物材料,在多步提纯后具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尤其适合眼内长期使用。本文探讨了两种眼科设备:1)由SIBS制造的PRESERFLO®微分流器(日本大阪三腾制药有限公司),它可以降低眼压以阻止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丧失的进展;2)西安眼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西安)正在开发的一种由交联聚异丁烯制成的新型

    2022/03/0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的方法开发与研究、检测流程优化研究

    水分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水分含量过高过低都影响着药品食品的品质与质量,无论在质量与经济效益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同样,水分含量高低对微生物的生长及生化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水分测定结果至关重要。产品含量结果计算需要水分数据支持,样品水分需要给产品保存运输提供数据支持,一个准确合格的水分值,离不开分析研究人员的基本功检测能力和检

    2022/03/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斯坦福大学开发了一种磁控式折纸机器人

    斯坦福大学的Ruike Renee Zhao团队报道了一种磁控式的折纸机器人。通过有限元分析以及理论上推导和验证了爬行磁驱软体机器人上运动时所需的扭矩值,然后通过磁场控制对爬行机器人的扭矩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爬行机器人的前进和转向运动。同时,磁驱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无线驱动,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小型化和绿色能源化的机器人设计。

    2022/04/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螺旋固定的二尖瓣置换产品适用各种生理机构

    由于外科手术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以雅培、爱德华为代表企业开发经导管的二尖瓣修复技术(TMVr),但TMVr被认为一种不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导管的微创手术来进行二尖瓣置换术(TMVR),以满足广大MR患者临床需求。由于二尖瓣结构复杂,目前已上市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产品只有雅培的Tendyne(2020年获CE批准上市),其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产品处于临床阶段。

    2022/04/19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